海南省农业厅关于今冬明春瓜果菜产销工作指导性意见
各市、县、自治县农业局(农委),厅机关各局、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去冬今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抓好瓜果菜产销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省完成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31万亩,产量340万吨,同比增长3;实现瓜果菜出岛总量432.3万吨,同比增加11.4,瓜果菜出岛产值131.1亿元,其中瓜菜产值70.9亿元。
冬季瓜果菜是我省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是全省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每年冬春瓜果菜收入约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为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部署,各级农业部门务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今冬明春的瓜果菜产销工作。力争全省完成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40万亩,总产量380万吨;瓜果菜出岛总量450万吨(其中瓜菜255万吨,水果195万吨),同比增长6.8,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瓜菜产值75亿元,水果产值65亿元,分别增长5.8和7.8。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的瓜果菜产销工作,推进冬季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扩面积,优品种,增产量
(一)扩面积
1、扩大冬闲农田瓜菜种植面积。大力推广“稻—稻—菜”轮作制度,搞好农田排灌设施,力争全省利用冬闲农田种植瓜菜面积170万亩,占冬种瓜菜种植面积的70.7。
2、引导发展旱坡地瓜菜。积极引导农民利用靠近水源或山塘水库的旱坡地发展冬季节水瓜菜种植,合理安排种植季节,科学喷灌施肥,力争全省种植旱坡地节水瓜菜面积45万亩,占冬种瓜菜种植面积的18.8。
3、大力推广二茬冬种瓜菜。我省冬季气温较高,合理安排季节和品种,可分别在12月底和次年3月上中旬收获二茬瓜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力争全省推广二茬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0万亩,占冬种瓜菜种植面积的4.2。
4、大力发展棚架设施瓜菜。保温棚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之一,利用大棚栽培哈密瓜可冬春季收获二造,小拱棚栽培西瓜可一造收获三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今冬明春要大力推广乐东县佛罗镇“公司 农户”和三亚、陵水等市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设施瓜菜的经验,组织参观学习浙江等地在我省建设小拱棚栽培西瓜的先进实用技术,力争全省推广温棚设施栽培瓜果菜面积15万亩,占冬种瓜菜种植面积的6.3。
5、注重防风抗旱,组织及时补苗或补种。我省冬春季常遇风雨和干旱袭击,要注重做好防涝抗旱和查苗补苗工作,确保冬春瓜菜种植面积。
(二)优品种
1、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淘汰劣质滞销品种,推广适销对路品种。适当调减椒类种植面积,全省种植面积控制在50万亩以下;适当增加豆类种植面积,力争全省种植面积30万亩。各市县要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品质优、价格高的优良品种,避免品种和植期与两广秋冬瓜菜相冲突。建议各地主植期安排在10-12月,南早北迟,保持全省冬瓜菜均衡上市,增加收入。
2、积极推广主导品种。根据各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种植习惯和市场销路,适当筛选适宜当地生产的主导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地方品牌效益。今冬明春全省重点推广20类38个冬季瓜菜主导品种(见附件),供各地选择。
3、积极开展引种试种工作。瓜菜品种更新较快,各地要积极引进省外、国外的优良品种试种,建立新品种展示区,开展品种对比试验,筛选适合当地栽培和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力争全省引进、选育和推广瓜菜新品种10个以上,保持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
4、推广应用海南(永发)冬季优质农资展销会推介的优良品种。各市县农业、农技部门要积极推介瓜菜新品种,丰富我省冬季瓜菜品种资源,并组织做好农民购种和推广示范工作,保证种子质量和生产安全。
5、加强种子质量检查。各市县要组织专业队伍对种子市场及销售企业进行抽检,杜绝假劣种子进入市场,确保冬种瓜菜种子质量。
(三)增产量
1、依托科技,提高单产。积极推广塑盘、营养袋育苗、瓜类嫁接苗、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大小拱棚设施栽培等实用技术,全省推广塑盘、营养袋育苗种植面积100万亩,嫁接苗种植面积30万亩,地膜覆盖栽培面积1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万亩,力争平均单产提高5以上。
2、加强管理,增加总产。引导农民增加投入,种植时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沼液、沼渣肥,生长和开花结果期平衡追肥,实行科学灌溉,及时做好除草、松土、培土、挷蔓、修剪等田间管理,力争总产提高5以上。
3、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瓜菜病虫害较多,发现中心病虫株要及时喷药防治,防止扩散蔓延。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监控工作,正确指导药物防治,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确保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4、适时采收。采收太早影响产量,采收过迟不耐贮运,要依据市场需求,掌握合适的成熟度,合理安排瓜果菜采收期。做到科学采收,防止机械损伤,减少采收损失。
二、抓标准,重质量,树品牌
(一)抓标准
建设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各市县要建立一批标准化瓜果菜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市县抓好5—10个示范点。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确保种苗、种植、管理、采收等各环节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大田洋为示范区,组织农民观摩学习,带动农民推广标准化生产。
抓好无公害瓜果菜生产基地和供港澳瓜果菜备案基地建设。加强基地环境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力争全省认定和换证的无公害瓜果菜生产基地达到250个,面积230万亩。加强已备案的供港澳瓜果菜生产基地监管,培育有销售渠道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参与供港澳瓜果菜备案基地建设,扩大备案基地面积,争取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达到25个,备案蔬菜基地和出口水果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供港澳产品10万吨。无公害瓜果菜生产基地和供港澳瓜果菜备案基地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建立农户或生产岗位档案卡,详细记录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和农事活动情况,所有农业投入品由信誉农资店供应,详细记录进出货台账,建立可追溯制度。
(二)重质量
树立质量重如泰山,质量重于数量理念,把质量安全摆上重要位置。一是加强产地环境监控,保持土壤、灌溉水达标,没有垃圾肥、农膜、药瓶等污染源。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生产过程监控,严禁销售、使用高剧毒农药和硝态氮肥。三是加强产品检测,严格执行药物安全间隔期,确保瓜果菜产品抽检合格率在97以上。
启动省、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流动检测服务站的作用,开展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定期公布检测结果,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基地、产品和农户及时发送禁止采收通知单,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销售。
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肥料、农药行为,杜绝高剧毒农药进入生产、流通领域,确保瓜果菜生产和质量安全。
(三)树品牌
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创立一批瓜果菜知名品牌。在巩固原有品牌基础上,重点培育三亚、陵水、乐东哈密瓜,三亚丝瓜,海口佛手瓜,文昌西瓜,陵水、乐东长豆角,万宁、乐东、屯昌苦瓜,文昌、琼海青皮冬瓜,定安毛节瓜、樱桃番茄,澄迈红尖椒,临高南瓜,三亚早熟芒果,乐东春季香蕉,陵水早熟荔枝,澄迈无核荔枝等地方特色知名品牌。加强地方品牌商标注册,加大宣传包装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全省力争认定无公害瓜果菜产品达到290个,绿色产品26个,有机食品16个,注册品牌商标达400个。
三、拓市场、抓流通、增效益
(一)拓市场
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以市县为单位,组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销地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植期和品种,指导产销对接。
联系落实订单。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广招商,拓销路。在巩固原有销地市场和老客户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市场、新销路、新客户,争取多签订单,努力兑现和落实订单。
全力办好“冬交会”。突出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主题,以“两进两出”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组织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订单交易、新品种展示和龙头企业参与,认真筹备,精心布展,积极招商,办出实效,争取本届“冬交会”的订单和招商成果增长10以上。
(二)抓流通
积极开展促销活动。组织有关企业参与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产品推介会、展示会、观摩会等促销活动,举办各种评优擂台赛,大力宣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抓好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发挥驻省外办事处的作用,及时收集、整理销地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和走势,在《海南上报》和“海南农业信息网”开设市场信息专栏,及时准确发布市场产销信息,为冬季瓜果菜生产和品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抓好运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联结市场与农户的积极作用,积极培育扶持各地农民经纪人、代购代销运输商等瓜果菜运销队伍建设,举办各种产销对接会,为产销商搭建购销平台,促进产销对路。
(三)增效益
加大瓜果菜冷链系统建设力度,提高预冷保鲜能力,提高瓜果菜品质和鲜活度,积极改进产品包装,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出口出岛和进宾馆、进超市的竞争能力。大力推广瓜果菜产品包装、运输新技术,开辟运输新渠道,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销损耗率,力争瓜果菜运销损耗率控制在5以下,运销成本减少5,平均销售价提高10左右。
四、抓落实、强服务、保增收
(一)抓落实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把冬季瓜果菜种生产和促销工作当作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方法对头、层层落实。
二是落实筹备工作。争取做到早策划、早部署、早准备。各市县农业局要提早做好冬季瓜菜种植规划,选择主导品种,搞好区域布局,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组织供应,结合冬修水利抓紧维修排灌渠道,积集有机肥,组织农业机械投入备耕备种工作。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肥料投入,重点是增施优质有机肥和沼肥。加大设施农业投资,适当扶持种子种苗费,积极争取农信社安排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
四是做好进度统计和经验推广工作。各市县农业局要做好农情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工作,及时了解冬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五是要及时组织召开各种现场会议,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强服务
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冬季瓜菜生产期间,各级农技术部门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采收等技术,积极扩大推广优良品种和各种先进实用生产技术,扩大推广机械起畦种植。
加强技术培训。各级农业部门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播放VCD光盘,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110平台作用,普及瓜果菜生产技术。
总结推广农民专业合作新机制。积极推广“合作社 基地 农户”、“合作社 公司 农户”、“合作社 科技 农户”等生产模式。推广澄迈县惠民公司“公司 贷款担保 农户”,采取“五统一,三提供,一服务”建设供港澳瓜果菜备案基地,海南永青公司瞄准市场,落实订单,以冷库加工为纽带,抓市场开发,搞好技术服务,连接农户等典型,努力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三)保增收
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积极工作,力争圆满完成今冬明春瓜果菜产销工作,确保种植面积和产量,提高质量,扩大出岛出口,实现发展目标,全省瓜果菜出岛产值达到140亿元,以生产成本40计,纯收入有84亿元,按农村人口549万人计,农民人均增收1530元,占农民收入的30以上。此外,抓好瓜果菜产销,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劳动力就业,带动加工、包装、运输等行业发展,农民还可从中获得收入。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