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
二○○九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09年11月11日
内容摘要
2009年第三季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作用下,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速逐季加快,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增长进一步加快,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1.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1%,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3%。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三农”、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总体看,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货币流动性增强。2009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4.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1个百分点。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活期化倾向较为明显。贷款总量保持快速增长,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9.0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平稳运行,9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5%。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90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外需不足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加大;信贷结构不合理,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妥善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注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强贷款增长的可持续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促进民间直接投资。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善外汇管理。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09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货币信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货币流动性继续增强,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
一、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4.1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高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1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高4.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7万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6.7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现金净投放3147亿元,同比多投放1603亿元。
前三季度,M2和M1增速逐季加快。其中,M1加快势头更为明显, 9月末增速已超过M2,为2008年5月份以来首次,可能与上年基数较低有关,也反映出经济活跃度明显提升。总体看,货币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货币流动性增强。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
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9.8万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8.4万亿元,同比增长28.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外汇存款余额为2032亿美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05亿美元,同比少增172亿美元。
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和期限看,居民户存款增长有所放缓,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活期存款多增较多。9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6.0万亿元,同比增长25.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低3.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8万亿元,同比多增5745亿元。受房地产、股票市场相对活跃等因素影响,近期居民户存款有所分流。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8.3万亿元,同比增长34.7%,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9.6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略低0.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6万亿元,同比多增4.4万亿元。企业存款增加较多,前三季度新增5.6万亿元,同比多增3.8万亿元,企业资金面总体宽松,支付能力较强。其中,前三季度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2.5万亿元,企业流动资金储备较为充足。9月末,财政存款余额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比年初增加1.0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亿元。
三、金融机构贷款保持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
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1.4万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第二季度末高19.0个和1.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3万亿元,同比多增5.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总体保持较快增长,9月末余额为39.0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6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略低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分机构看,第三季度,中小金融机构信贷份额相对提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第三季度新增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比上半年上升6.1个和5.8个百分点,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分别下降10.1个和19.4个百分点。9月末外汇贷款余额为34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提升20.3个百分点,增速回升较快。外汇贷款比年初增加997亿美元,同比多增505亿美元。第三季度外汇贷款大幅增加479亿美元,其中近50%为进出口贸易融资贷款,对进出口贸易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从人民币贷款投向看,居民户贷款增长明显加快,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保持较快增长。9月末,居民户贷款同比增长34.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0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高10.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居民户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8809亿元,增长势头较快。其中,因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9520亿元,同比大幅多增7089亿元。居民户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增加5872亿元,同比多增3333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比增长34.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8万亿元,同比多增4.0万亿元,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7万亿元,有力满足了国家重大基建项目配套资金需求;票据融资同比多增7202亿元,但第三季度净下降8262亿元,这与年初票据集中到期、票据贴现利率回升、票据签发量下降及金融机构压缩票据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等因素有关。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较快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和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4.19,0.00,0.00%)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统计,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9102亿元),比年初增加3.0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8%。
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本外币中长期贷款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分别为2.1万亿元、5910亿元、4812亿元和4310亿元,占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5%、14.0%、11.4%和10.2%。
四、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9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185亿元,同比增长13.7%。9月末,货币乘数为4.39,比上年同期高0.53,货币扩张能力仍然较强。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06%。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80%,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00%,农村信用社为3.96%。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平稳运行
第三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平稳运行。9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5%,与6月份大体持平。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4%,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2.48%。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本稳定,9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4.38%。
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下浮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增加。9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实行下浮和上浮利率的占比分别为31.82%和37.57%,比6月份分别上升1.35个和1.74个百分点;实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为30.61%,比6月份下降3.09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2009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90元,比2008年末升值56个基点,升值幅度为0.08%;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兑9.9659元人民币、100日元兑7.5747元人民币,分别比2008年末贬值3.08%和贬值0.13%。汇改以来至2009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20%,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0.48%,对日元汇率累计贬值3.55%。
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8201元,最低为6.8399元,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07%(50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07%(50点),184个交易日中99个交易日升值、85个交易日贬值。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1-6.85元的区间内运行,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对平稳。
(本文来源:央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