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法规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克服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时间:2009-11-20 来源:  作者: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多灾并发,尤其是突如其来的非典 疫情和来势凶猛的洪涝灾害,对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 来不利影响,加大了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的难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克服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国发[2003]16号)精神,克服非典疫情和洪 涝灾害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双重影响,努力实现全年农 民增收目标,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1.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年,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新困难,切实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摆到 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自觉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已经确定的 各项政策措施,立足于本地实际,抢抓农时,采取有针对性 的措施,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带来的各种困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二、突出重点,抓住当前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2. 继续抓好生产自救,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灾区要广开门路,立足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继续抢抓季节补种,季节紧张的地方可以改种青饲料和牧草,种草养畜(禽)。切实加强以病虫害防治为中心的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 化。对遭受高温热害的一季稻,要加强水肥管理,力争多收。大力抓好猪、羊、禽的增养补栏,力争以牧补农。

  3. 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安徽农网的作用,及时收集并发 布准确的就业信息,继续鼓励和劝导返乡滞留人员外出务 工。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劳务输出引导基金,政府扶持,市 场运作,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服务,提高其就业 能力。进一步消除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 做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 通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民营经济,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民工参与城乡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努力开拓境外劳务市场,培育农民劳务收入新的增长点。

  4. 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促销工作,确保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抓紧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全面落实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 善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清理和取消农产品流通中的不合理 收费,降低运销成本。充分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和农村经纪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继续加强农产品宣传 推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以上海为重点,大力开拓“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市场。

  5. 建立应急机制,认真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严格实 行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治、控制和扑 灭机制。大力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加大免疫标识检查力 度。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改革和完善兽医管理 体制。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动物疫情解密后对我省畜 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调整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农委〈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皖政[2003]56号)精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各地、各有 关部门要按照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着力抓好十大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尽快地形成稳定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要以秋种为契机,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为夺取明年午季农业 丰收打好基础。

  7.做强做大骨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继续组建龙头企业集团,壮大省级龙头企业队伍。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扶持龙头企 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吸引 工商资本、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介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形 式、多途径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发 其在农民增收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8.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增长。继续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步伐,引导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增 加农民就业机会。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小区集中,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增强 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大力发 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空间。

  四、强化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9. 抓住非典后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扩大的机遇,强化管理,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和特色农产品,重点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加大生态家园富民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发展生态农业。

  10. 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全面实 施“食品放心工程”。推行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可制 度,规范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建立安全优 质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追溯和认证、认可承诺制。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开展产品速测,实施统一标识管理。建立产地 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使主要农产品全过程 质量安全管理做到有标准可依,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11. 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严厉打 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欺行霸市违法行为。当前要集中开展毒鼠强 专项治理活动。

  五、增加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12. 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救灾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围绕治淮工程、农村“六小”工程等,抓紧项目规划设计,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抓好今年赴上 海、江苏经济技术合作活动,提高农业外向度。

  13. 各级都要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 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重点加大对灾区水毁工程、农村中 小学校舍修缮、人畜饮水和灾民救济等投入力度。

  14. 继续组织开展农村扶贫济困、对口帮扶活动,抓紧制定帮扶计划,建立帮扶新机制,实现城乡联动。

  六、落实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15. 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三定”征收 方式。严格执行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政策,及时解决改征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地要进一步节约经费,压缩开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运转。

  16. 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探索减轻农民负担源头治理措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 减负促增收。高度重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多途径、多渠道 筹措化解债务资金,坚持村级零招待管理办法,节约开支,防止发生新的债务。

  17. 认真做好扩大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不折不 扣地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把补贴资金核算到每个农户、发到 农民手中。补贴款额要张榜公布,及时兑现,全程接受群众 监督。

  18. 积极做好农业税灾歉减免和行蓄洪区运用补偿等政策落实工作。对今年以来的各种灾害损失要认真核查,准确统计,确保农业税灾歉减免政策落实到位。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尽可能地弥补受灾群众的财产损失。注意研究农村土地征用、征地补偿标准等相关政策,抓好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九月十五日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