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搞好今年秋种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省农业厅《关于搞好今年秋种工作的意见》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今年我省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损失较重。抓好秋种工作,对于减轻灾害损失,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秋种工作的指导,在抓好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打好秋种这一仗,为夺明明年夏季农业好收成打下坚实基础。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五日
关于搞好今年秋种工作的意见
(安徽省农业厅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秋种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夺取夏季粮油丰收的重要保证。今年我省夏季粮油因灾严重减产,秋季又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抓好今年秋种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搞好今年秋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秋种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省夏季粮油在经过连续四年丰收之后,今年出现大幅度减产。除了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等原因外,主观上也有很多值得认真吸取的经验教训。一是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排灌能力强。二是去年秋种在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人为加大了播量,造成群体密,个体弱,成为中期倒伏和病害蔓延的潜在隐患。三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小麦抗寒性较弱的春性品种、油菜白菜型品种比重过大,受冻减产严重。四是淮北地区小麦生长后期赤霉病严重发生,农民对小麦病害认识不足,主动防治力度不够,加上春季连阴雨天气多,影响了药剂防治效果。
在认真总结以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今年秋种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强化结绝调整为重点,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组织化程度;继续坚持主攻单产,提高品质,选好当家品种,坚决控制播量,抓住关键技术,实行配套运作,努力使秋种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确保明年夏季粮油稳定增长。初步安排,今年秋种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确保明年夏粮总产90亿公斤,力争100亿公斤;油菜籽总产13亿公斤,力争14亿公斤。
二、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秋种结构调整力度
各地要从明年春秋结构调整安排和茬口布局出发,在秋种时留出预留行,大搞间套种,力争间套种面积突破1000万亩。要合理确定各种间套种模式,以秋冬季农地膜覆盖为主要手段,重点抓好粮菜、粮棉、粮经、粮粮间套,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加快优质农产品的推广。今年秋种,优质小麦的推广面积力争突破200万亩,优质油菜要达到400万亩以上。要进一步调整秋种种植结构,在保持秋种粮油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秋冬季蔬菜面积力争达到400万亩,尤其是灾区,要把秋冬季蔬菜种植作为生产自救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要稳定秋冬季绿肥面积,遏制绿肥面积持续下滑的局面。
三、以抗倒、防病为重点,加快适用技术应用推广
(一)选准当家品种,搞好品种布局。各地要在今年秋种工作中加大本省自育优质品种应用力度,确保本省自育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到35%以上。江淮一季稻地区和淮北地区要坚决淘汰白菜型油菜品种,沿江双季稻区要用早熟甘兰型品种代替白菜型品种,大力推广华杂3号、中油119等优质杂交油菜。要大力提高种子统供包衣率,小麦统一供种率要由上年的45%提高到50%以上,其中小麦主产区要达到60%以上,试点县要达到70%以上。统供的种子要全部进行精选加工,小麦种子包衣率要达到35-40%,杂交油菜种子要全部实行统供包衣。要坚持调整品种面局,淮北地区早茬增加弱冬性品种种植面积,江淮地区早茬搭配种植对路的半冬性品种。
(二)强化机播,控制播量,努力提高播种质量。主产区适期播种的小麦,亩播种量一般不得超过10公斤,高产攻关田不得超过8公斤。淮北地区要从机手培训、统一机播抓起,确保机播质量。要扩大播种机的行距,以利于中耕、追肥等田间管理。江淮地区要重点解决小麦撒播问题,争取在机条播上取得重大突破。要抓住水稻收后到播种这段间隙,及时耕整灭茬,保墒待播。各地在抓好小麦机播的同时,要配套开展机械化耕作、开沟、深松、深施化肥和收割脱粒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油菜要全面推广育苗移栽技术,淮北地区要坚决杜绝油菜撒播现象,江淮和沿江地区要进一步扩大移栽面积,全省油菜育苗移栽面积力争突破1000万亩。
(三)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实行科学施肥。要采取有效措施,严禁焚烧作物秸秆,通过推广快速腐熟、高温堆制、机械粉碎和过腹还田等技术,把秸秆充分利用起来,切实增加有机肥的投入。要实行科学施肥,坚持稳氮、增磷、补钾,合理施用微肥。高产田块要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减少基肥中的氮素化肥用量。注意追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增穗增粒,提高粒重。重视小麦补钾工作,扩大施钾面和施钾量,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
(四)搞好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强化综防统治。秋种调种时要加强检疫,防止小麦病害的传播和蔓延;要大力推广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和化学除草技术;对重点病虫害要加强监测,及早预报,推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小麦生长中后期,要大力发展“一喷三防”,推广肥、药混喷,防脱肥、防病虫、防倒伏。
(五)树立抗灾意识,灌溉排涝两手抓。淮北地区要大力推广畦田化种植,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沿淮和淮河以南地区要重视开好“三沟”,防止涝渍害。要把沟渠的整治作为“三秋”水利穿插战的一个重点,切实抓好,遇旱造墒,遇涝排水,力争适期播种,实现一播全苗。
四、加强领导,搞好服务,确保秋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强化统一服务,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小麦生产要积极推行“五统一”社会化服务,即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田管、统一机收机脱。油菜生产要重点抓好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移栽和统一防治病虫害,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二)继续推进小麦、油菜高产攻关。要赋予小麦、油菜高产攻关新的内容,力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小麦实施“四、六、八”新的攻关目标,并努力建成若干个小麦千斤县。油菜要在继续向“一、三、三”攻关目标迈进的同时,把发展优质油菜和实行产业化开发作为攻关的重要内容。继续坚持抓点示范,树立样板,带动全盘,保证高产攻关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良种建设,彻底改变良种从外省大调大运的局面。从今年秋种起,把良种繁育工作作为小麦、油菜高产攻关验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地方建设,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畜粪尿、塘泥、绿肥等有机肥源,重点推广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培肥地方。三是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建立更多的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四是强化土肥监测和病虫测报网络的建设,扶持建立一批土壤肥力监测和病虫测报基点,为科学施肥和抓好病虫防治提供依据。
(四)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传媒,采取印发资料、巡回报告、培训班、科普赶集、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秋种技术培训和宣传活动,真正使农业适用技术进村入户,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在技术服务和指导上,要采取新的举措,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在电台和电视台开辟农技服务专栏等,服务农民,服务秋种。
(五)及早做好秋种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秋种工作的领导,及早进行部署和安排。近期内要对秋种物资、资金、技术等准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受灾严重的地方,要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帮助灾民解决必需的种子、肥料和资金,以便恢复生产,搞好生产自救。农业部门要及早研究制定秋种方案,抓紧组织实施。要调查摸清现有种子数量和质量,搞好余缺调剂,确保秋种用种。农机部门要对机手进行全面培训,并做好秋种农机供应和农机检修工作。粮食部门部门要坚决贯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财政、金融、供销、电力等部门,要认真做好资金、化肥、农药、电力等供应工作。气象部门要搞好秋种期间天气预报,及时向农民提供气象服务。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化肥、农药尤其是种子市场的管理,坚决取缔各种无证和非法经营,严肃查处各种坑农害案件,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