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惠农工程

上海建设法治环境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

时间:2009-12-11 来源:  作者:

    大步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目标奋进的上海正在越来越重视软件建设,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当着数百名法律和金融界人士表示,要不遗余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软件建设,其中人才和法治生态环境建设是重点。
  
  张育军是在出席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金融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上作上述表述的。他还强调说,将从物力、财力、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金融裁判人才培养,试图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法治生态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据了解,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与相关部门洽商酝酿在上海松江区建立一所投资者大学,试图打造资本市场人才培养大本营。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硬件上去很快,但是软件却很难。”张育军说,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全球排名第四,“我们硬件全球位居前十,但是软件条件却排在35位,法治环境、政府服务等软指标得分很低。”
  
  目前,这种软硬不协调的现象正在得到决策层的关注,并将逐步得到改善。同一天,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成立了金融审判庭,试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治生态环境提供支持。
  
  张育军称,我们司法条文规定的全面性并不比欧美等国差,“关键是司法的有效实施,要有与法治生态相配备的法律条文,法治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
  
  司法权威是金融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目前,很多分析人士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期待的正是司法生态环境建设。
  
  业界资深人士表示,中国有关证券市场规则多达200多项(甚至超过美国),但是投机等违法活动依然猖獗,“根源是法律文化还没有形成,司法力度与现实还有差距,有些法律条文层级过低,运行有难度。”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当天表示,在金融案件大幅飙升情况下,要加大金融案件的审判力度,保障金融安全。
  
  为了力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生态环境建设,中国法学会第一次在北京以外地区设立审判理论研究会金融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出任会长。“这样的设立及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司法界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积极回应。”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邹碧华表示。
  
  为了从司法层面力挺国际金融中心软环境建设,上海高院首次公布了金融审判白皮书,“并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成立了金融案件审判协调机制。”此举得到上海市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认可。
  
  应勇透露,今年4月,上海专门成立了金融法律审判组,探索多元化的金融案件解决路径,谨慎使用法官自由裁量权。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当天也表示,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必须加强金融法治。“金融发展离不开金融防范,一定要发挥金融审判的规制作用。”
  
  奚晓明透明,目前民商事案件以20%幅度增加,而占相当比例的侵权合同中,金融借款合同占到30%。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当天也表示,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执法环境,是金融产业不断创新发展,以及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