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发通知要求做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国务院近日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落实相关责任,提高综合效益,努力把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确保工作力度大于往年,资金投入多于往年,各项措施优于往年,综合效益好于往年。
二、主要指标
2009-2010年度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总投资较上年增加8%以上,农民投工投劳较上年增加3%以上,完成工程量较上年增加10%以上,综合效益各项指标较上年稳定增长。
(一)资金投入。力争实现总投资1457亿元,其中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超过694亿元,群众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资376亿元。
(二)投工投劳。力争实现农民投工投劳超过27.4亿个工日。
(三)完成工程量。力争完成土石方75亿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19.9万处,新修防渗渠道11万公里,加固水库6663座,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69万座,建设村镇供水工程3.8万处;
(四)综合效益。力争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213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528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63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134万亩,新增节灌面积24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万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5330万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任务指标见附件。
三、实施重点
按照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突出抓好和实施以下重点工作:
(一)确保明年抗旱用水需求。认真总结2009年以来的干旱问题和抗旱经验教训,密切关注当前旱情发展,按照大中小结合、蓄引提结合,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水源工程;搞好现有水源工程的防渗加固、清淤扩容,确保2010年群众生产生活和春灌用水需要;大力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设备,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二)确保2010年安全度汛要求。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抓紧修复水毁、震损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堤防、农田灌排设施和水源工程,确保春播春种和安全度汛。尽快修复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饮水工程,确保群众饮水需要。
(三)确保完成6000万农民群众饮水安全任务。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实施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2009年6000万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任务。同时,抓好与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的衔接,提前做好项目论证各项前期工作。
(四)确保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抓紧实施病险水库专项整治规划,强化责任和责任追究,确保工程建设进度;统筹各种力量,密切协作配合,提高前期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确保中央提出的到2010年底基本解决规划确定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顺利完成。
(五)确保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抓住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季节,认真实施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建设和面上农田水利建设,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健全农田水利民办公助和以奖代补机制,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及早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发挥工程效益。
(六)统筹做好其他农村水利工作。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重点选择严重影响防洪安全的部分中小河流和山地灾害进行应急治理,切实避免或减少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抓紧扩大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作,推进牧区水利建设,加大农村水环境整治力度。
四、工作措施
(一) 尽快修订工作目标。各地要根据全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抓紧修订和完善本地区本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按照现实与可能,分清轻重缓急,进一步明确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并把年度任务目标尽早层层分解到市、县、乡,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头上。
(二)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要将修订和分解的本地区本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和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全面落实责任制。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快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省、市、县、乡层层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部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有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筹集资金、编制规划、建立机制、组织发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广泛发动群众搞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级水利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靠前指挥,积极做好项目实施、施工组织和技术服务。
(四)突出抓好监督检查。真正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监督检查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抽调得力人员组成检查组,奔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线检查指导,对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跟踪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及遇到的问题,制定下一步的应对措施。
(五)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方式,通过项目带动、行政推动、效益拉动等办法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及早明确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理责任、管护责任,发挥农民群众内在积极性,真正保障工程设施的完整性和效益的长期性。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民主议事兴办水利的新路子,因地制宜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民投工投劳予以鼓励和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用水合作组织。
(六)搞好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科学设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标,及时报送最新统计信息和分析结果,编发经验信息简报,为指导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大力宣传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各地的新举措和新进展,大力推广各地的好典型和好做法,大力营造全社会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及时总结表彰奖励。及时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阶段性工作、单项工作或全部工作总结评比工作,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激励带动后进地区。积极创新和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评比表彰活动的有效载体,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评比表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
在新的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抢抓时机,乘势发动,加大投入,强化各项措施,迅速掀起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