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标准果园创建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为全面提升水果综合生产和产业竞争能力,2009年农业部安排我市建设葡萄、桃和梨各1个标准果园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片规模要求500亩集中连片。按照农业部要求,我们分别将地址选择在了水果种植基础好、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汉沽、蓟县、静海三个区县。其中:汉沽区安排建设1个葡萄标准果园创建示范片,蓟县建设1个桃标准果园创建示范片,静海县建设1个梨标准果园创建示范片。
3个示范片分别在收获前的8月底和9月初进行了市级的测产和验收。验收结果:标准果园创建示范片汉沽区葡萄平均单产1.9吨/亩、静海县梨平均单产2.8吨/亩、蓟县桃平均单产1.5吨/亩,分别超过或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果园创建葡萄1.5吨/亩、梨2.5—3吨/亩、桃1.5—2吨/亩的产量指标;同时,3个示范片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果品品质符合品种特性要求和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商品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的标准果园创建质量指标。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天津市成立了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粮经处,负责创建工作的牵头、项目管理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要求各项目区县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主管区县长任组长,以推动本区域内的标准果园创建工作。并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实行技术专家分片包干责任制。市级技术专家建立联系片制度,负责各标准果园创建示范片的技术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建立联系户制度,按照不同村庄、不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
2、科学选择示范片。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产业体系等因素,合理确定了葡萄、桃、梨三个标准果园创建示范片的具体座落地块。每个示范片设立一块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标准果园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3、加强指导服务。组建市、区两级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其中:市级专家队伍由市农业局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等单位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农业技术宣讲团,在水果生长关键季节,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区级农业专家队伍由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局生产科抽调栽培、植保、土肥等方面专家组成,通过电视讲座、入村办培训班、多媒体办学等形式对示范片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
4、加强宣传推动。充分利用市、区两级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标准果园创建示范工作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宣传报道,增强影响力,带动全市其它区县果品生产,促进全市果品产业的稳步发展。
5、加大督查指导。市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水果生长季节和工作进度,多次深入项目区县对标准果园创建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6、开展现场观摩。在水果生长关键季节,市农业局多次组织全市农业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果园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创建标准果园示范片在组织推动、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设立标志牌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今年由于缺乏经费,许多工作的开展都受到阻碍。因此,建议农业部给予一定的建设和推动工作经费,以进一步推动我市标准果园创建工作。
二是天津市葡萄除汉沽区、桃除蓟县、梨除静海县外的其它区县也有较大规模种植。另外,大港区的冬枣、静海县的金丝小枣、蓟县的柿子等都有很大规模地种植,且用较好的发展基础。建议农业部明年给我市增加2个葡萄、2个桃、2个枣、1个梨、1个柿子共8个标准果园创建示范片指标。(天津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