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基层民主:农村党组织以创新精神带领农民致富
新华网合肥6月11日电 安徽省霍山县与儿街镇凡冲村,一场原汁原味的“村里林地该不该对外租赁”的党员议事会开得很热烈。
“咱这儿山清水秀,可要弄清楚他们租来做什么,搞污染企业的坚决不让进!”“一定得让入驻的企业帮我们解决村里一部分人工作。”“村集体最好能跟他们用参股的方式合作,要不咱们可不能答应!”……
围坐在桌子周围的十多位该村党员争相发言,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
这种叫做党员议事会的制度在中国农业大省安徽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它是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把综合素质较高、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有议事协调能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无职党员推选出来,直接参与涉及村级财务、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等大事要事的讨论和监督。
“现在村里的大事,都必须让党员议事会成员先知道,然后讨论决定下一步做法。”凡冲村村支书舒世成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事物由村干部‘说了算’的现象已经完全看不到了,村里工作更加民主和透明。”
安徽省委组织部农村组织处处长刘友才说,议事会代表既可以监督村干部日常工作,又可为村干部出谋划策,还能及时化解农村的各种矛盾、协调解决纠纷。
“许多过去甚至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儿终于干成了。”他说,“眼看着村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位于中国大别山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霍山县,在党员议事会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全县农村党员议事会围绕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村村通工程、村部建设、土地经营流转、饮用水工程等议题开展议事142次,形成决议300多条。
全县已形成“县有服务窗口、乡有政务中心、村有代办点”的三级为民服务网络;形成有3400名无职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群体、568名党员大户组成的致富带头人群体和360名流动党员组成的创业大军群体,成为霍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霍山黑石渡镇新店河村在一次党员议事会上,通过了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的决议。该村的议事会成员李刚是第一批响应的人,通过发展生态立体养殖,他走上了致富道路。
富裕起来的李刚通过向周边群众传授技术等形式,使全村人均年收入增长2000元以上。党员的示范带动,形成了一个个致富群体,成为当地发展的领头雁。
霍山县漫水河镇万家山村党总支书记何申兵说:“这种先富带后富,一富带多富,大家一起富的乘数效应,是一般的开展培训、提供信息所无法达到的,基层欢迎这种模式。”
在中国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做法、新模式,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带动农村大量民众致富。
契约原本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指平等主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一种协议。内蒙古赤峰市将契约的基本内容引入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村级事务依法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村班子在任期内要签订《任期目标承诺合同》,年度内要签订《年度创业承诺合同》。空口无凭,立字为据,这种明确的“契约化管理”,让贿选、放“空炮”无立足之地,老百姓都说“吃了定心丸”。
新农村建设选好带头人是摆在当今农村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2010年4月起,南京市806个村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这意味着南京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将全部以民主的公推直选方式产生,从而实现了“公推直选”城市农村全覆盖,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针对群众诉求渠道不畅,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实际,湖北省赤壁市全市建立了村干部轮流坐班接访制度,坚持每周一和周五村支部书记、镇驻村干部亲自参与“联合接访日”,与群众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沟通。
安徽省社科院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指出,各地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方面的实践不仅为中国乡村治理注入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民主因素,维护了农村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民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