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管”出来的好收成
6月10日,记者在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东后营乡村民高秀改的两亩多田里看到,小麦秸秆粗壮、麦穗饱满,再有10多天就可以收割了。高秀改向记者回忆,去冬今春雨雪低温灾害,影响了小麦初期生长,但由于政府加大了引导帮扶力度,农技专家指导加强了田间管理,苗情转化非常好。目前,河北省3600多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河北省去年小麦播种后不久遭遇冰雪灾害,加上今年又连续出现历史罕见低温天气,小麦早期有效生长时间比常年短,返青时一、二类苗比上年低10个百分点,是近30年来苗情最差的一年。该省农业厅厅长赵国岭介绍,河北省各级农业部门通过以促为主、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全力克难,小麦长势明显好转。从二月底三月初开始,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抽穗扬花直至孕粒灌浆等各个关键环节,都有相应政策和措施跟上。
说起小麦返青初期的情况,保定市农业局调研员刘洪勋到现在还不住地咂舌:“当时小麦地里满眼枯黄,动员农民提前浇返青水确实费了一番脑筋,老百姓按照老皇历都说返青水不能浇早了,但实际情况是返青水必须提前。”他说,政府派出由万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工作组长驻在村里,村里的大喇叭天天“喊”,明白纸也入村入户,进行广泛动员。在资金上政府予以扶持,他们将省、市、县按3∶3∶4的比例筹措的专项资金对三类麦田施返青肥每亩补10元,小麦生长后期的“一喷三防”按每亩3元进行补助。记者了解到,仅此两项该省就投入了2亿多元,今年全省普遍比往年多浇了一次水、多施了一次肥。在保定市望都县望都镇城内村一块田里,刘洪勋随机抽取了10朵麦穗,计算出了每穗平均36.8个麦粒。刘洪勋说,遭受灾害的保定南部县乡的小麦虽然1亩地的麦穗个数少了,但每穗的麦粒却比往年增加了2到3粒,不至于影响今年的产量,而没有灾情的保定北部地区情况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