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产业竞争力不会因汇改受损
劳动力成本上升无损竞争优势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产业竞争力不会因为汇改而受到损害,“我国一定会非常好地推进汇率机制来提升我国竞争力,我想我们会更具竞争力。”易小准是在大连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暨企业家峰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在分析“涨薪潮”带来的影响时,易小准表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大趋势,这是国家富强和发展的一个象征。
他强调,我国的竞争优势不会因为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而丧失,反倒是借此提升产业结构的一大机遇。
透视以上谈到的一系列热点,大连东软集团[17.64 0.46%]或许是一个值得参考的企业样本。
受益于跨国经营战略,该集团目前在海外已经有9家分公司。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会议现场表示:“不能说我们的成本竞争优势从此就没有了,但单靠人工便宜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很好地度过转型期。”
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应该适应人民币汇改带来的改变,而他的企业一直在作相应的准备,比如通过使用多种货币对冲风险,目前的收入占比为:人民币收入占70%,其他30%分别为欧元、美元和日元。
谈到劳动力成本时,刘积仁表示:“为了提高企业的附加值,我们在德、美等地员工的工资普遍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
他指出,企业越具有创新能力,在销售时越具有议价能力。“我们软件行业几乎没有什么原材料成本之说,主要是技术人员的脑力,因此我们越有创新能力,卖的贵也会有人接单。”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研发官梁兆柱。他所在的公司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在大连有晶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