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关键词: 迁移研究 人口流动 城镇化发展 农民工职业 城镇化道路
内容摘要: 李斌在报告中表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迁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会上,国内外专家就人口流动迁移发展趋势、人口流动迁移与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主题进行了演讲与交流。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迁移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李斌作主旨报告 王培安主持
会议现场
6月26日,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旨在搭建政府与相关专家学者、国际组织间的交流对话平台。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人口流动迁移问题,研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德国驻华大使馆参赞贺德博士、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副代表玛丽安女士、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特使辛达培先生致辞。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主持会议。
李斌在报告中表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迁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中国正处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经济结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日趋活跃的人口流动迁移和持续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是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斌指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迁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由于人口基数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发展,有着与欧美等国家不同的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人口发展主导着经济社会资源整合的方向,衡量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效率。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是人口流动迁移活跃,城镇化持续推进;流动人口继续向东南沿海聚集,城市群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迁移主体,人口流动迁移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及未来二三十年,中国流动迁移人口还将保持较大的规模,其分布、结构、素质的复杂变化,对国家战略规划、政府管理提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