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庆光:试论中国农村科技工作新趋势
时间:2010-08-16 来源: 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陆庆光在“2010发展中国论坛——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专题上作 《试论中国农村科技工作新趋势》主题演讲。
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关注“三农问题”。2004年至2010年,连续七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这是建国以来的首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更加深入,围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农村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形势的挑战与机遇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历经30余年的实践,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其最重要的经济制度特征就是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促进增长、扩大就业、繁荣经济的重要力量。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更加活跃,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形成,农村科技工作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系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具备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从农村广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技推广工作由原来通过人民公社和生产队,转变成直接面对农村千家万户。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始了各种改革尝试。2005年,农业部在全国陆续安排了61个“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试点县;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30号);2009年,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目前各地改革正在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