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铁:传统农区加快城镇化的新探索
时间:2010-08-16 来源: 作者:
──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简述
中共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在“2010发展中国论坛——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专题上作 《传统农区加快城镇化的新探索》主题演讲。
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载体,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工业化起步晚、程度低的传统农业地区而言,推进城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径和模式。信阳市地处中原,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既具有传统农区的典型特征,又具有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作为传统农区,信阳市有其典型特征。一是一产占比大。2009年,信阳市一产比重为24.3%,比全省的14.3%高出10个百分点,比全国的10.6%高出13.7个百分点。一产中种植业占比高,达80%以上。二是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仍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农机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2。大中型农机保有量低,且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交通、水利设施投入不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旱涝保收面积仅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5.9%,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四是农村人口多。2009年信阳市农村人口531.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9%,高出全省3.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2.5个百分点。五是农民收入低。2009年,信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18元,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少了535元、189元。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缺乏长效增长动力和机制。同时,推进城镇化信阳市也有优势,突出表现在:一是区位优势。信阳市地理位置居中,距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均在1000公里左右。信阳交通便利,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境内有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有107、106、312三条国道,有京港澳、大广和沪陕三条高速公路,石武高铁明年将开通运行。二是生态优势。信阳是全国九个地级生态示范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32%,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三是资源优势。信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生物物种多样,粮食、油料、水产、畜牧产品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信阳水资源充足,占全省总量的21.1%,人均占有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储量亚洲第一,钼矿储量全国第一。四是劳务优势。信阳是全国着名的劳务基地,拥有200多万劳务大军,2009年全市外出务工人员240万人,其中跨省务工180多万人,出国务工16371人,劳务总收入260多亿元。
近些年来,信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跳出农业看农业,用工业的理念管理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用城市的理念改造农村;跳出农民看农民,用国民的理念转化农民,谋划统筹解决人往哪里去、地该怎么种、农民怎么富、民生怎么保等问题。经主动申请,2009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信阳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改革试验的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把信阳建成粮食生产重点区、特色农业示范区、村镇建设样板区、文化建设引领区、城乡统筹先行区。去年以来,我们以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大胆探索传统农区加快城镇化的特色之路。
一、抓技能培训,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城镇化的表象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本质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归集,即农民市民化。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变成市民,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为此,我们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提升他们的务工技能和文化素质,每年培训农民工20万人以上。培训中,我们坚持抓“四化”:一是渠道多元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培训基地和培训机械,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全市建立了31个工种的培训基地18个,实现了每年“十万技工出信阳”的目标。创造性地实施扶贫培训,市政府每年从扶贫开发资金里拿出15%用于贫困农民的培训,每年免费培训5000名贫困农民工。这项工作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都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推广。信阳市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牌子。二是层次合理化。积极开展技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转岗培训等短、中、长期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分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进行培训,满足了外出务工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三是内容实用化。突出操作动手能力,提高实习课时比重,把课堂搬到实习现场,边实习边学技能,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适应了劳务市场的现实需求。四是专业正规化。全市100多家培训机械已开设了电脑、电工、电焊、车工、管理等80多个专业,有35%的农民工接受过正规培训。通过培训,广大农民得到了一把务工的“金钥匙”,大开了闯市场之门。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劳动技能、就业率和工资收入大幅度提升。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地方农民工大量返乡,有的返乡率超过50%。信阳市的农民工因为受过良好培训,返乡率不足15%,其余的都实现了就业稳定,从而为进一步融入城市立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