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大规模转移中的中国农业诸多问题待破解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0月31日电 国务院参事刘坚30日在于江苏张家港永联村举办的中国农业论坛上表示,农民大规模转移中的中国农业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粮食安全,农村金融改革、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等方面。
刘坚表示,在粮食安全方面,我国仍存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建立面向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机制、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有效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等系列机制。农村金融方面,供给不足与贷款难仍是最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门槛高、抵押担保机制不充分、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等。
据介绍,国务院参事分4个专题小组开展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先后到黑龙江、江苏、安徽等7个省市15个县市调研,召开数十个基层座谈会,并就粮食安全、农村金融、农民组织化等问题形成一系列专题调研报告。
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旨在为国家制定“三农”政策建言献策的“中国农业论坛”30日至31日在张家港市永联村举行。论坛主题是“农民大规模转移中的中国农业——问题、对策和建议”。参会者包括主管“三农”工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各地农村基层干部、乡镇企业家、农民代表及相关专家学者。
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参事室是政府中唯一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咨询性的政府咨询机构。
论坛举办地永联村走在全国新农村建设前列。目前,在10.5平方公里的村域内,实现了96%的村民集中居住、96%的土地集中流转、96%的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96%的农民享受比城市居民更优越的生活保障,为农民大规模转移提供了成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