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反馈

南京江宁区“清欠”常态化

时间:2013-04-16 来源:  作者:

“我们终于领到了工资!我代表我们53名农民工感谢江宁区纪委、区人社局及禄口街道劳动监察大队的同志……”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的一处建筑工地,来自安徽省芜湖市的老章等53名农民工顺利领到被用工方拖欠了三个月的51.2万元工资。
江宁辖区内有企业1.3万余家,农民工人数达50余万人。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避免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江宁区自去年9月起,在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的基础上,督促信访、劳动监察、建工等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建立起长效“清欠”机制。
该区纪委在保持信访举报和12345举报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的基础上,开通农民工讨薪诉讼“绿色通道”,要求对农民工讨薪类的诉讼,实行“优先受理、提级办理、限期办结”,且要专人办理、即收即办;复杂疑难的诉讼,一律由区级职能部门联合办理,促进农民工诉求快速解决。
同时,该区纪委、监察局协调住建部门,建立健全建设市场诚信保证金制度、建筑单位承诺制度、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欠薪预警制度、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要求用工方在工程项目建设前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并存入专户;对无故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数额大、时间长、性质恶劣的用人单位,严格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惩处。
此外,该区还建立劳动保障两级网格平台,在街道层面设立劳动监察中队,在社区配备监察协理员,定人分片,排查摸底,监督“网格”内的企业规范合法用工。同时对重点街道、重点企业实行片管员制度,定期巡查、回访,预防企业出现欠薪、逃逸等问题。
去年9月以来,该区通过“清欠”专项督查工作,对辖区内重点监控企业工资兑现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检查,督促相关企业先后补发农民工工资527.3万元;4家“老赖”企业被清出江宁建设市场,9家企业被暂停在江宁承接工程业务的资格;15名项目经理和21名劳务承包人被列入黑名单,清理检查结果通过江宁建工网站和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曝光。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