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部委资讯

今年将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1500万亩以上

时间:2011-03-21 来源:  作者:

  3月15日,农业部在山东青岛举办春耕生产农机手培训示范班暨2011年保护性耕作项目培训班。今年全国将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1500万亩以上。

  据介绍,去年全国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面积突破7600万亩,比上年增加2100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县达322个。目前,全国拥有免耕播种机达55.1万台/套,其它配套的保护性耕作机具66.7万台/套。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7亿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达到2.5亿亩,机械深耕作业面积达到1.5亿亩,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保护性耕作机具保有量还在不断增加。

  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的实施,可降低耕作成本,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水土侵蚀,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实现粮食连年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测算,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综合经济效益达到60~80元/亩,2010年全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7600万亩,可为农民节本增效45-60亿元。按2002~2010年9年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3.26亿亩计算,可为农民节本增效196~260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国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十分重视,中央连续几个1号文件都提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今年的1号文件再次提出要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到2015年,全国将建成600个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总规模2000万亩,并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要求各地在做好今年春耕生产培训的同时,也对开展推广和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各省要把保护性耕作目标任务纳入本地2011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要以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管理规范等文件为依据,在重点把握不翻地和秸秆留茬两项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实施规范,推广农民易接受的简便易行的技术路线。同时继续研究探索高标准技术模式。要积极培育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大户,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操作规程。要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加强与农业、植保、土肥等多方面的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断完善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技术模式和建设规范。要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结合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多渠道扩大财政推广经费投入。要积极争取与保护性耕作有关的深松作业补贴、秸秆还田补贴等项目资金,要将购机补贴资金向购置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倾斜。各级农机部门结合“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要针对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要继续做好项目调研和绩效考评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成熟的服务机制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实施质量和效果,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深入开展。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