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手抑制蔬菜价格 政府可买断房产建社区菜市场
为稳定蔬菜价格和市场供应,北京市商务委等五部门上周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本市蔬菜零售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区县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推进社区菜市场的公益性建设,其中重点提到,在新建社区由区县政府出资收购房屋产权后作为菜市场,或由开发商代建菜市场。
购买房屋产权降低流通成本
为增强政府对蔬菜零售终端的调控能力,保障北京蔬菜市场的供应稳定,《指导意见》指出,区县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推进菜市场公益性建设,其中包括公建配套代建和收购、产权回购回租、投资入股等。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新建居住项目,要按照《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要求,由开发商代建菜市场,或由区县政府出资收购房屋产权后作为菜市场,解决新建小区菜市场配套不足问题。
同时,《指导意见》还提出,推进社区菜市场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对菜市场产权回购和投资入股。另外,还可由政府出资回租非国有产权菜市场,委托专业公司从事蔬菜零售经营,也可结合其他公共建设项目配套新建菜市场。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柏园表示,高昂的流通成本是菜价居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北京市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菜市场商户的租金。因此,推行菜市场的公益性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的零售价格。目前国内社区菜市场公益性建设做得较好的是上海市,其社区菜市场基本采用的是政府统一领导,由原来蔬菜公司的相关人员应聘上岗后组成管委会,管委会进一步管理市场。他进一步解释,菜市场应该还是经营性质的,否则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年内至少新建150家菜市场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三年内全市新发展规范化社区菜市场不少于150家。城六区三年内每区至少收购新建社区菜市场配套设施5家,回购菜市场产权5家,回租菜市场5家,投资入股菜市场10家。明年底前各区县补齐蔬菜零售网点空白。
其实,北京市下属区县支持的社区菜市场目前已经存在。记者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杨洪凯处了解到,新发地下属的社区菜市场已有130余家,均是在所属区县的支持下开办的。新发地与相关区县合作,并与社区菜市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签署协议,得到一部分租金的减免。
杨洪凯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区县不对新发地进行支持,那么社区菜市场的租金为每个门脸房15万元/年,一个门脸房为100平方米左右。在区县支持后,门脸房的租金下降1万-3万元/年。他表示,有政府支持后,开办社区菜市场的确减少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虽然菜市场的房屋产权大部分收归区县政府,但菜市场仍然以公司化经营为基础,并做到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五统一”。
拓展多种蔬菜零售点
除了加大对社区菜市场公益性的建设外,《指导意见》还指出,要通过其他方法平抑菜价。包括要发展蔬菜直营直供,鼓励外埠和本地蔬菜生产基地、农村生产合作组织建立连锁化、公司化经营的社区直营菜市场和社区直营菜店。其中,“农超对接”超市里果蔬的营业面积要达到15%以上,全市新增生鲜超市200个,使其总数达到1000个以上。
另外,要培育发展蔬菜零售的龙头企业,实现连锁化与品牌化经营,提高蔬菜终端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