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三公经费" 去年公车支出1776.73万
时间:2011-08-16 来源: 作者:
财政部公布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和2011年预算情况
一、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根据现行预算管理体制,财政部部门预算中使用财政拨款开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的单位共有56个,包括:财政部机关,财政部驻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及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干部教育中心、财政科学研究所、信息网络中心等20个部属单位。
二、2010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2010年,财政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实际发生额为4172.01万元,包括使用当年财政拨款和上年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2026.8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776.73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368.47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支出2026.81万元。具体开支内容包括:
1.多边财经交流合作支出596.64万元。主要用于参加以下会议: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的领导人峰会、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财政和央行副手会、工作组和专家组会议及专题研讨会;“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及财政和央行副手会等系列会议;东盟 中日韩(10 3)财长会、财政与央行副手会、工作组会等系列会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机制系列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系列会议;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系列会议等。
2.国际组织会议支出539.11万元。主要用于参加有关国际组织举办的会议及相关活动,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部长级会议及年会和发展委员副手会、亚洲开发银行年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作组会议、全球税收论坛大会、联合国气候大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系列会议、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及成员国大会、国际农发基金理事会会议、欧盟会计审计国际研讨会、亚洲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研讨会等。
3.双边财经对话活动支出207.23万元。主要用于我国与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8个双边财经对话机制和中德、中法2个双边财长互访机制所发生的前期磋商、工作组会议等。
4.出国谈判、工作磋商等支出219.84万元。主要用于参加以下谈判和磋商: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申请贷赠款项目谈判,世界贸易组织(WTO)政府采购协议(GPA)谈判、服务贸易及非农谈判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谈判,中国与加拿大投资保护协定谈判,世界银行投票权改革谈判,中国与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挪威、哥斯达黎加等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国际开发协会(IDA)第16次增资工作磋商、亚洲开发银行2011-2013年贷款项目规划工作磋商等。
5.境外培训、业务考察等支出463.99万元。主要用于为推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而举办的预算管理、财政绩效管理、财政法制管理、财政金融风险监管等出国培训和业务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