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县50亿元整治农村环境日
时间:2011-11-24 来源: 作者:
长沙县委、县政府今天发布令人振奋的好消息:3年前,因严重污染而备受社会关注的捞刀河、浏阳河如今重现秀美风光,水质由五类标准提升到目前的二类标准。这是长沙县投入达50亿元整治农村环境后出现的好效果。现在,许多来长沙县观光、考察的客人都对长沙县优美的乡村环境赞不绝口。在这里,一条条河流、一座座山塘碧波荡漾,鱼虾游弋;一个个村庄、庭院绿树成荫、洁净清新,一派令人沉醉的江南田园风光。
但是几年前,这些河流、山塘还黑不见底。全县生猪常年存栏量超过200万头,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3倍,农村大量生活垃圾也随意丢弃,泛滥成灾。
长沙县从2008年起实施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该县将县域内1997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禁养区、一级限养区和二级限养区,截至今年10月底,禁养区内有5621户生猪养殖户转投其他产业,生猪常年存栏量减少100多万头,平均每天减少了200万公斤以上的粪污排放。2010年下半年,长沙县又打响了为期3年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洁“战斗”,一年时间,建立起覆盖全县的三级保洁体系,实现了户户有垃圾池,村村有垃圾站,镇(乡)镇有垃圾中转站,全县常年聘请1200民村级保洁员进行日常保洁。与此同时,长沙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全县除公益设施建设外的所有土地出让,每亩增加3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山清水秀重回百姓身边,长沙县因此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县城”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