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党建发展难题创新县域党建工作
时间:2011-11-28 来源: 作者:
政者,正也。社会呼唤道德力量,干部需要政德建设。国家公务员局制定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指出,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中组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则要求,突出德在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
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30年的历史起点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道德和政德体系,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党政干部政德建设,既是现实的理论问题,又是迫切的实践问题。2008年以来,河北省沧县县委把干部队伍政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在干部政德建设方面做出了十分有效的开创性探索,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看领导干部不仅要看政绩,而且要看为政之德。在党建工作的全局中,县域党建是破解党建发展难题的关键环节。沧县县委的四年政德建设,是以政德建设推进县域党建科学化的创新举措。沧县在全县干部队伍中进行人人修政德的“洗礼”活动,干部作风明显改善、素质明显提升、活力明显增强。
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在《政德建设的实践样本:河北省沧县开展政德建设的创新探索》一书序言中指出,沧县政德建设探索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县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德理政、以德治县、以德“育官”、以德养廉的路径,这不仅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面前,如何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永远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政德建设的实践样本——河北省沧县开展政德建设的创新探索》项目负责人中央党校党建部张希贤教授指出,党的执政“怕就怕思想上的疏忽、老化,政德建设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和民生建设、廉政建设、民德建设结合起来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新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卢先福认为,开展政德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胆量与勇气,因为老百姓最反感唱高调。政德建设贵在实事求是、长期坚持。正如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教授指出,政德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加强政德建设应该落实到基层,重视民众的反应和评价,关键是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建设上来,保障政德建设如沧县县委提出的“长期抓,抓长期”,将这项工程落实到底。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