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党政合一利于建设清廉政府

时间:2011-12-08 来源:  作者:
  在昨日的演讲中,郑永年多次肯定了顺德作为广东科学发展排头兵和社会建设尖兵所做的改革探索。他认为,顺德大部制改革没有回避党政关系的问题,是一种逐步走向党政合一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和强化行政效率,可以把这一级政府的“行政责任制”(政府方面)和“政治责任制”(党方面)有效统一起来。从长远来看,这种体制比较有利于一个对社会负责的清廉的政府出现。

  谈“大部制”

  在改革党政关系上有新做法

  顺德的改革是在“大部制”名义下进行的,重点在精简政府部门。从表面上说似乎没有新意,但人们或许已经注意到顺德改革的很多方面涉及到党政关系问题,就是党政“合署办公”,也就是“小政府”的构造。

  部分人“行政三分”的改革想法是想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建立行政主导的体制,既有效率,也不腐败。

  但这里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政党政治。香港在回归之前没有政党政治,其行政体制仅仅是英国人的执行机构,这就保证了行政主导体制。但在回归后,因为政治属于香港人自己的事情,因此现在面临重大的挑战。主要是因为行政主导体制没有强大的政党政治支撑。与之相比,新加坡的行政主导体制效率和清廉的基础是人民行动党的一党独大制度。

  从成功的国际经验来看,行政改革一定要与政党政治的改革结合起来。只有当政党政治能够消耗政治的时候,行政部门才会聚焦于效率和清廉。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这必然要涉及到执政党和人大、政协机构的关系,例如党如何通过人大和政协来代表社会利益、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

  从这一点来看,顺德的改革显得更具有意义。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党政关系可以说一直是中国政治改革的核心问题。顺德这次改革不仅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且有了新的做法,即逐步走向一个党政合一的制度。顺德是县级政府,是政府和社会的直接关联点。这一级政府必须具有实际上的权力,也必须具有行政效率。顺德改革使其从上一级政府(佛山市)取得了实质性权力,再行党政合一,有利于提高和强化其行政效率。

  一级政府,无论是党还是政,面临的都是具体的民生问题。党政合一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把这一级政府的“行政责任制”(政府方面)和“政治责任制”(党方面)有效统一起来。从长远来看,这种体制比较有利于一个对社会负责的清廉的政府出现。

  谈社改

  公开决策增强党与社会联系

  社会的参与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是要解决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和社会的严重脱节问题。这是中国政治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第二是要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现在,民意的崛起在中国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微博等已经成为表达民意的有效途径。但也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面对多元化的民意,一些领导人不敢决策,不敢负责任。干部官员“既不要当人民大老爷,也不要当人民的尾巴”。怎么办?这个问题也需要通过社会改革,确立社会的参与来实现。

  这方面,广东也已经有了改革的设想。例如顺德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提出,要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倾听民意、联系社区制度,以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为契机,以党代表工作室为载体,党代表为核心,联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社区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并跟进、督促政府解决问题,同时继续加大公共决策咨询机构的组建力度,实现全覆盖,并完善咨询工作各项制度,推动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参与政府决策和公共事务的讨论。目前顺德区、镇、村三级咨询体系初步建立,三大改革也成立了评审咨询委员会。这在执政党沉下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方面是一大创新。

  顺德决策咨询委员会的做法也有助于执政党和社会的关联。但咨询机构必须防止既得利益的固化,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也不应是固定的,应当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如果咨询委员会什么事都管的话,那又变成了一个官僚机构。所以,决咨委要引入开放性。

  只有开放,社会才能监督政府;只有开放,社会才能介入进来,才能达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才可以明了一个社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执政党要强调社会的长远利益,引导社会追求长远利益。这也是执政党“领导权”的一个重要体现。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