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国:积极发展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
时间:2011-12-21 来源: 作者: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8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意见》深刻阐述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提出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战略目标和政策举措,是指导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认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重大意义
专业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的职业活动。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为应对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快速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对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的内在要求。专业社会工作是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是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广泛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等领域。积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并纳入党和政府的基层管理体系,在广义的社会工作中发挥辅助作用,对于创新社会服务理念、改进社会服务方式、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的迫切需要。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专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协调和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纳入整个社会管理制度中。在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协调社会力量、扩大社会参与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特点,为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特殊人群提供关爱服务,帮助解决个性问题,修复社会功能,促进社会融合,有利于增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一定范围内从源头上、基础上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源头治理。
积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社会氛围的重要举措。专业社会工作与和谐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专业社会工作讲求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操守,倡导尊重接纳、民主平等、诚信奉献的价值理念,坚持保障公平、维护正义的职业追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社会服务中弘扬优良传统美德,传播良好社会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建构平等互助、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们心理和谐,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推进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能够发挥促进作用。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
“美国例外论”五大错觉:自己弱点视而不见 西方危机源于“四个缺乏” 颓势不可逆 中国入世十年大事记(2001—2011) 共产党既掌握真理,为何怕多党制? 政府主导是规范校车安全管理首要前提 身份证法修改:更强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梁晓声:文化领域勿成全民娱乐场 韩寒:从法律视角看“一针多用” 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吗? 看看庄子是怎样“考察”干部的? 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投机术 要让“恶意欠薪”者彻底断绝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