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亮点:建党90年辛亥百年之新论

时间:2011-12-29 来源:  作者: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围绕这两个纪念主题,学术界研究活跃,提出了一系列较之以往研究有所创新与突破的新观点。本文择要整理,供研究参考。

  1、关于党的早期组织的群体特征

  张静如、王峰认为,党的早期组织具有相似的群体特征:肇造者出身相似,几乎全是知识分子;地理环境相同,都是近代以来中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或水陆交通比较便利的通商口岸和中心城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不高,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认识不够深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直接或者间接受到过陈独秀的指导和帮助。

  2、关于党的早期组织名称等问题的新考证

  关于中共上海早期组织名称,张旭东考证认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最初名称既不是“社会共产党”,也不是“中国共产党”,而是“社会党”,但这个名称只使用了很短时间就改为“共产党”了。

  通过研究《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李蓉认为,对1920年3月12日四川省重庆成立共产主义组织应持肯定态度。它的出现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各种共产主义组织纷纷成立的基础上产生的,说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至于这份报告为什么没有像北京共产主义组织和广州共产党的报告那样向党的代表大会提供,她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没有能够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及时取得直接联系;报告送达后,由于各种原因,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组织,没有得到承认。

  3、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原则的论争

  高正礼认为,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内部,围绕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原则,展开了如下论争: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是实行地方分权还是中央集权制;关于中共同其他党派关系,是坚持完全独立,还是建立革命联合阵线;关于中共同共产国际的关系,是否依靠共产国际的援助开展革命,是否完全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和指示;共产党员能否到政府中做官、参与议会,等等。通过这些论争,进一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提高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产生了积极效果。

  4、关于陈独秀、张国焘的评价问题

  金冲及认为,过去对陈独秀应该肯定的没有做足够的肯定,把有些不能完全归于他的责任也比较多地归于了他。这是不对的。但反过来,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对陈独秀什么都肯定、什么都对,那也是不客观的。

  有学者提出,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后来的“过”就否定前期的“功”,张国焘对中共创建有重要贡献:一是参与了中共创建的筹备工作;二是主持了中共一大会议;三是党成立后一个重要时期领导了全国工人运动。
【1】【2】【3】【4】【5】【6】【7】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