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反馈

江苏徐州市云龙区查处一起骗取拆迁补偿款窝案纪实

时间:2013-06-03 来源:  作者:

2012年11月27日,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法院以犯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分别判处云东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协议送审组原工作人员邢展、张连喜、黄广亚有期徒刑14年、13年、4年;以犯滥用职权罪、行贿罪分别判处“拆迁黄牛”刘亮、陈友谊等人4年6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随着邢展等人的锒铛入狱,背后隐藏的公职人员联手“拆迁黄牛”打造的“黑金”利益链随之曝光。
蹊跷档案起风云
2012年2月,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在云东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有拆迁户与拆迁工作人员联手弄虚作假,骗取巨额拆迁款。
虽然举报信没有太明确的指向,但房屋拆迁领域易滋生腐败,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经过谨慎研判,云龙区纪委决定开始初查。
办案人员兵分两路。一路在拆迁办调阅了几十份拆迁档案,并发现了异常——云东三道街拆迁户杨某拆迁协议档案中的房产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均系伪造。
通过查询杨某领取的拆迁款去向,办案人员发现其中有20万元经过一个户名为陈友谊的账户后最终转到宋某的账户。而宋某的身份则是从社区抽调到云东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
进一步调查,办案人员却发现宋某实际上只在云东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工作了3天,且仅做些外围的辅助工作,与杨某的房屋面积确认、拆迁协议审查、拆迁补偿款审批发放并无关系。
宋某究竟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正当疑惑之际,办案人员又在调取的拆迁档案中发现了宋某本人的拆迁协议档案,蹊跷的是,宋某的房产证也是伪造的。
此时,另一路办案人员获取的线索揭开了这一谜团:宋某的丈夫刘亮是送审组工作人员邢展的小舅子。
办案人员立即找到了宋某。“云东棚户区房子拆迁的事具体是怎么回事?”“你本人在云东棚户区有没有房产,假的房证是怎么办的?”……
面对办案人员的接连追问,宋某招架不住,很快承认她和刘亮姐姐的房产证均由刘亮伪造,目的就是为了骗取拆迁补偿款。
办案人员又找到了刘亮。看着办案人员出示的几张假房产证复印件,刘亮一下子傻了眼。片刻后,刘亮道出实情:“当得知云东片区要拆迁时,好多拆迁户都开始突击盖房。我母亲的房子也增建了80多平米。但增建的面积如果被认定为违建,每平米只能补偿260元;如果能被认定为合法,每平米就能补偿4000多元。为了多领取拆迁款,我就想起了让姐夫邢展帮忙把违建面积认定成合法面积。”刘亮还告诉办案人员,为掩人耳目,他和邢展等人决定操作成功后,通过朋友陈友谊以及杨某的账户将骗取的补偿款钱转一下。
至此,刘亮等人在拆迁项目中投机取巧,联手拆迁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骗取国家拆迁补偿款的腐败窝案露出了冰山一角。
顺藤摸瓜现端倪
随后,办案人员秘密梳理了近800户拆迁档案,搜集了邢展等人涉案的大量铁证。
到案后,邢展满口叫屈,推说自己只是送审组组长张连喜等人谋取私利的“马前卒”。
“你岳母家房子摸底面积是240平米,怎么送审材料上是313平米?她家一楼是按照‘住改非’审核的,可据我们调查,该户从未进行过个体经营,连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也是伪造的。你究竟是怎么审核的?”办案人员的追问句句击中要害,邢展无法自圆其说,只好坦白交代。
云东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是2010年成立的临时机构,下设政策咨询组、动迁组、送审组等。2010年11月,邢展被从某景区管理处临时抽调至送审组工作。
送审组的主要职责就是审核各动迁组上报的有关资料,遇到明显造假、将违建面积认定为合法面积的,须将材料退回动迁组整改,或上报指挥部。相关部门对送审组递交上来的材料只是以书面形式审查,因此,送审组实际上是审核拆迁面积、计算拆迁补偿款最关键的一环。
“在送审组,我能决定怎么审、什么时候审,这时求我帮忙的人就多了。凭着手中的职权,给别人帮忙、造假、疏通关系,再不断收受别人送来的好处费,感觉自己有地位、有面子,什么职责、法律统统抛到了脑后。”邢展坦言。
2009年底,刘亮听说母亲居住的云东三道街附近房子要拆迁,就在院子里加盖了80多平方米的违建房。
2010年底的一天,刘亮给邢展打去电话,请教如何才能顺利得到拆迁补偿款。
第二天晚上,邢展把负责拆迁面积测量工作的李某叫来吃饭。酒过三巡,邢展对李某小声说道:“我的小舅子在老宅多盖了点房子,你测量的时候给照顾照顾,事成之后,我让他好好感谢你。”
没过几天,李某就带着几个人一番测量,将刘亮母亲家的房子确认为313平米。
得知李某那边搞定,邢展便让刘亮在路边买了一张发黄的假房产证,按照原证画上了房屋结构图,手工填写了313平米的住宅面积。
此外,邢展还让刘亮伪造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用于办理其岳母家一楼房屋的“住改非”手续。
随后,邢展又和动迁组的几名工作人员打好招呼,让他们在相关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邢展的精心运作之下,刘亮母亲家的拆迁协议顺利签订,拆迁协议档案随后被递交至送审组。
由于日常工作量大,送审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工作人员可以独立行使审核权,日常的拆迁协议档案也根本无需请示汇报。而在和上级审核部门打交道过程中,邢展早听说书面审查不会比对房管局登记的房产证信息,于是,邢展装模作样地把相关材料“审核”了一番,盖好章,递交区棚改办、市拆迁办等部门进行了书面审查。一个星期后,审核通过,邢展“大功告成”。
又过了一个月,补偿方案下发,刘亮母亲家共获得5套安置房以及45.4万元的现金补偿。
据办案人员透露,仅这一次操作,刘亮、邢展等人就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01.1万元。
事后,刘亮给李某送去5000元,给邢展送去3万元以表感谢。
姐夫和小舅子之间的这次“默契合作”,直接导致了此后以刘亮为首的“拆迁黄牛”这一特殊群体的滋生,并将内外勾结的伎俩发挥到了极致。
狼狈为奸全覆没
“没想到,凭几个假证就能赚40多万!”初次“捞钱”轻易得手让刘亮产生了发大财的念头。他在和朋友陈友谊等人吃饭时,有意打起了“广告”:“你们谁家要是有亲戚在云东那片拆迁,跟我说声就行,我有关系!”
此后,不少人都知道了刘亮的“能耐”。于是,有的拆迁户看准了时机想多弄点补偿款,有的纯粹为了当个“中介”捞点好处,总之,找刘亮帮忙的人纷至沓来。
既能捞到好处,也能落下人情,这样的好事儿刘亮来者不拒。之后,陈友谊等人也加入了“拆迁黄牛”的行列。
“拆迁黄牛”一面为拆迁户提供突击搭建违章建筑、办假证等“一条龙”式服务,一面寻找政策寻租空间、拉拢腐蚀拆迁工作人员,送审组的张连喜、黄广亚等人均被“拉下水”。
据统计,从2010年底至2011年10月间,邢展、张连喜、黄广亚单独或者伙同刘亮、陈友谊等人,对多份违建、虚假“住改非”的拆迁协议予以审核通过,并从中获利,致使国家损失共计385.03万余元。
案发后,涉案人均退还全部非法所得。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