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反馈

江苏开展反浪费反奢侈专项行动

时间:2013-07-29 来源:  作者:

今年以来,江苏省纪委、监察厅在全省党政机关开展了以“弘扬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反浪费反奢侈专项行动。上半年,全省因公出国、公务接待、公车购置与运行、会议活动等费用支出同比分别下降35.9%、27.9%、13.3%和48.3%。
咬定目标 步步逼近
根据江苏省实际,江苏省纪委、监察厅把反浪费反奢侈的目标锁定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公务支出监控管理上。随后,一场以倡俭治奢、严格控减公务支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在全省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拉开序幕。
落实责任、层层控减,明察暗访、定期通报,重点督办、从严执纪,一个又一个动作,将确保2013年度全省因公出国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与运行费用只减不增,省级机关公务接待经费和会议经费压缩5%。
此外,江苏省纪委、监察厅出台了《关于开展反浪费反奢侈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结合召开全省行政监察工作座谈会、党风建设工作座谈会等,对统一开展专项行动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及时向省有关部门通报行动方案,会商具体措施,细化工作安排,扎实有序推进。工作中,实行分级负责制,强调市、县、省级机关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分别对本地本部门本系统控减任务负责。财政、审计、外办、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负责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及时通报情况、重点督办、推动问题解决。
突出重点 全面推动
推进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制定实施《省公务用车管理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完善监管机制。省市两级出台《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加强车辆配备使用管理。成立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机构,围绕“总量减少、费用下降、管理规范”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公车专项治理工作。明确违规车辆处理原则,按照“一车一档”要求,通过采取报废、调剂使用、保留接待用车、公开拍卖等方式,全省所有违规配备公务用车已全部处理到位。创新公车监管办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分别建立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信息管理系统,并在一些县试行GPS定位监管。通过专项治理,全省公车实有车辆数比原编制数减少5406辆,一般公务用车新编制总数比原编制减少5491辆,并低于实有车辆数;自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少购公车1100多辆,节约财政资金2亿多元。
整治公款出国旅游。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团组数和人数;严格执行外事会审和任务经费联动审批制度,实行经费预算与用汇额度双控管理,确保全省因公出国批次数、人数、经费均实现零增长。上半年,全省批准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团组数、人数分别下降22.5%和19.1%。
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国内公务出差一律住政府采购的定点宾馆;到基层开展调研活动,一律轻车简从,不迎送,不打标语,不搞层层陪同;对于必要的公务接待,严格规定标准,能俭则俭;省级公务接待费用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5%。
大力精简各种会议。严格执行江苏省机关会议管理办法,严控会议数量和经费、人数、时间,除必需的现场会外,省、市级会议一般不放在县召开。实行会议定点管理制度,省级机关各类会议费由省财政厅直接支付给承办宾馆或会议中心。上半年全省共压减会议活动1879场次、同比减少22.7%。
严控楼堂馆所建设。扎实开展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清理整顿工作,采取各级自查与上级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分级清理、集中审核。严禁巧立名目规避审批新建和购置楼堂馆所,严禁超标准使用及豪华装修办公室。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全省没有1例新批准和新开工的政府性楼堂馆所项目。泰州市对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逐项“回头看”,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对县、乡镇进行实时动态监督。
推进财政资金监管。纪检监察机关会同财政、审计部门,督促各单位加强支出明细核算,健全日常监管机制。省审计厅派出10个审计组,对省级30家一级预算单位会议经费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审计。省财政厅重点完善预算执行情况动态监控体系,实时监督财政资金支付的“三公经费”、会议费等情况,对不合规、不合理支付,及时预警并督促整改。
多措并举 层层监控
加强重点督导。对控减公务支出任务较重、难度较大的地区和单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上门调研,督导面不低于5%;对行动迟缓、控减不力的,将实施挂牌督办。5月,省里派出3个督查组,对市县进行全面督查和随机抽查,督导面达24%。6月,在对所有省级一级预算单位2011、2012年度“三公”、会议、水电邮等7项经费决算汇总分析的基础上,逐项筛选增幅较大的单位共19个,省纪委、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联合组成3个督导组,逐家上门调研、督导。在督导中,共同查找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今年完成中央和省各项指标控减目标。
实行阳光监督。除涉密部门外,在省一级预算单位推行预决算对社会公开。目前,94家省级部门已公开2013年度各项经费预算。省农委专门出台“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执行情况每月通报一次。市、县参照省级做法,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南京市秦淮区推行公务接待“预算控制、定点消费、持卡结算、痕迹管理、通报公示”阳光消费模式,宿迁市实行因公出国团组相关信息单位内部公示制度。
严格问责追究。建立问责追究制度,对未能完成目标的地方或单位,责令作出说明和检讨,并视情追究领导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纪,对违纪违规现象保持“零容忍”,动真碰硬,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媒体曝光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核查,强化交办督办,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查处的典型案例,省纪委、监察厅专门发出通报,起到了教育警示、刹风正纪的效果。今年以来,全省共查纠违规公务用车、公款旅游、公款接待等问题412起,处理人员635人。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