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局来了“90后”
陈智维负责处理信访局的纸质来信。
????暑假即将结束,今年夏天,广东省有93位大学生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暑假,他们回到家乡的信访局实习,在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看见“一个更立体全面的社会”。
????大学生们在描述这段信访局实习经历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出乎意料”,短短一个月中处理了两三百封信函、邮件,与信访人对话,这些“90后”们尝试去理解他们曾经不可想象却无比真实的人生遭遇。
????康晓琦:基层政府需树立好形象
????实习生:康晓琦
????学校:中山大学
????专业: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
????康晓琦选择进入信访局实习源于一次调研,她参加了关于某村庄农民的失地调查,村民讲述的上访经历中提到被不合理对待,康晓琦当时觉得不能想象,一个政府的工作人员真的会这么粗鲁吗?
????康晓琦进入佛山市信访局寻找答案,她轮换了三个岗位,共计20天左右。她说:“不是我之前听到的推卸责任,不搭理人的工作方式,相反的信访人比我想象的要冷静和通情达理,信访工作人员办事也很干脆利索。”
????在信访局,她在三个科轮岗,从做会议记录,到接听信访电话,到接访大厅和信访人面对面,康晓琦看到了她认为“更立体、更全面、更完整”的佛山。
????工作中,她还感受到了信访人主观意愿和客观规定之间的冲突。比如一般来说信访诉求需要在60天内进行答复。但许多信访人不理解这一规定,每周打电话或者上门追问,重复上访。
????康晓琦觉得,基层政府直接面对信访人,信访人对基层政府的“失误”很敏感,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来树立好形象,让基层百姓有事都可以找到政府。
????陈智维:信访别丢了是非观念
????实习生:陈智维
????学校:中山大学
????专业:2012级地理经济专业
????“在放假之前,我也考虑过应该怎么样规划好这个假期,比如学雅思考托福,学车,出去旅游,甚至可以跟着教授做项目写论文等等,但是最后经过考虑,我还是决定报名进入广州市信访局实习。”陈智维从7月28日起实习一个月,在办信处负责处理信访人的纸质来信。
????每天早上开始,按照规定的程序,陈智维要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然后把信放进消毒柜一小时,拿出来后散味一小时,再开始读信。
????有些信不好懂,陈智维就一遍又一遍看,因为若是会错了意,转交错了部门,写信人就要多等好几天。
????这些手写信常常是密密麻麻的十几页纸。“把每封信当作家的作品来看,就不会不耐烦了。”陈智维在办信处常被这样叮嘱。他看完信后,办公室同事还会确认一遍。
????理工科出身的陈智维曾自认是个比较理性的人,但在接到一封反映欠发10万元奖金的信时,也差点犯下“太天真”的错误。“我看到信访人提供了许多证据,就相信了,很积极地想要维护正义。”但后来向有关部门查实,当年的奖项是颁发给单位的,而不是信访人个人,证据也是捏造的。这让陈智维吸取了教训,要能明辨是非。
????陈智维说,自己通过实习体会到信访要以助人为目的原则,对于信访人应“多帮一点是一点”,这些话都是办公室同事指导他时随口说的,却让他重新理解了信访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