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社会力量 化解信访矛盾新尝试
????医患、劳资、交通事故等领域的新型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传统人民调解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河曲县巡镇镇河南村成立了民事调解法律服务中心,以化解农村各类矛盾,通过几年实践,效果不错。
????社会力量参与信访调解的新机制,使人民调解突破传统禁锢,直面和化解更多发、更专业、更复杂、更激烈的新型矛盾纠纷。几年来,民调中心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98起,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80余万元,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劳动争议巧化解
????2011年冬,山东济安公司上榆泉项目部90多位农民工因领不到工资不能回家过春节,群情激愤,砸烂项目部的办公室,打烂电脑、办公桌,又要用装载机推平整个项目部的办公用房,事态在逐渐扩大,项目经理由于没钱已偷跑,民调中心知道后,及时赶到出事地点,耐心地说服教育,并主动和电煤公司领导联系,争得了50万元的工程款,给农民工发了部分工资,使事态得到了平息,避免了一起较大的上访纠纷案。
????“劳动争议案件如果不及时妥善解决,很容易激化矛盾,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民调中心主任樊志田坦言,中心人员熟知各自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旦遇到复杂的劳动争议案件,还可以一起商量解决,“实现优势互补,调解的力度与效率都要比以前提高很多。”
????7年前,樊志田从县公安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下来后返回家乡巡镇。“我刚退下来时,看到乡村干部被大大小小的烦心事纠缠得焦头烂额,就和家乡有着几十年交情的老同事、老朋友、老同学一合计,决定发挥各自特长,给群众办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樊志田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家庭纠纷不出户,邻里矛盾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
????事故调解显威信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民调中心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政法机关不好管,党政机关很难管的矛盾纠纷案件,他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11年冬,河会村青年农民贺冠华在去化肥厂上夜班途中,被一大车朝后撞倒,致使其开颅抢救。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逃逸,贺冠华的家属无力支付抢救费,治疗费,多次到县委、县政府上访,要求解决问题。贺冠华的母亲、父亲两次阻拦韩河线,致使交通中断。民调中心接案后,一方面做亲属的工作,一方面和化肥厂领导协商,先由化肥厂解决2万元的医疗费,对贺冠华进行抢救治疗。民调中心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做工作,终于和化肥厂达成协议,给贺解决医疗、生活补助费共计12万元,使问题得以解决。
????“以前政府部门调解事故纠纷,因为身份特殊,很难得到信任。”巡镇镇分管信访工作的人大主席柳远文说,“由老同志组成的民调中心,身份中立,有利于调和对立情绪。同时,调解人员在当地都十分有威信,也更令人信服。”
????“好多矛盾虽不是我们公安机关处理的范畴,但如果听之任之,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地公安局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很多公安机关不好管、检察院法院不能管、党政机关很难管的矛盾纠纷,都跑到了民调中心。
????顺时而变展活力
????传统矛盾纠纷基本上发生在邻里等熟人之间,人民调解员调解成功率较高。近年来,社会矛盾呈现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成因复杂化的新特点,医患、交通事故、劳资等带有行业性、专业性特点的新型矛盾纠纷不断增多。
????“目前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专业型人才的欠缺。”樊志田坦言,一个专家型调解员,在解决矛盾纠纷时,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等,现在这方面的人还是有点少。不过,在采访中,很多中心的老同志表示,通过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法律知识的学习,他们都对中心的前景信心十足。
????河曲县信访局局长张圃表示,现在的社会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很多专业领域,传统的人民调解很难进行有效化解,像巡镇镇民事调解法律服务中心有着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社会力量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有利于发挥新时期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热点难点纠纷中的独特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