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惠农工程

辽宁盘锦:惠农贷激活“三农”融资机制

时间:2017-06-28 来源:  作者:

  “春耕用钱时,钱却没着落,着急上火那就不说了。即使是有人给融资了,利息也高啊,负担够重的!”郭凯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300万元借款为基数,在民间借贷机构,一般他要承担的利率是两分。

  郭凯的这份困扰在2016年5月有了变化,因为辽宁省盘锦市推出了“惠农贷”。惠农贷,就是基于“风险补偿基金+”模式,农业银行及其下辖机构采用由盘锦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提供担保,面向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等“三农”借款主体办理的信贷业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其贷款投放的一个重点。

  “惠农贷”的借款利率是五厘六,仅利息就省下40多万元。“在农村,得干多少活儿才能赚到40万元啊!”郭凯开心地赞叹,“惠农贷”来了,就是咱农民天大的好事!

  引入“政府增信”模式

  辽宁省盘锦市农业发达,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大米基地、“中国北方河蟹之乡”。“盘锦大米”、“盘锦河蟹”更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分别达到227.32亿元和21.18亿元,在全国农产品中排名靠前,拥有两个“全国十大河蟹品牌”和两个“大米中国驰名商标”。

  盘锦农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每逢特定的时间节点,小微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急需大量周转资金,如何解决燃眉之急?

  到银行,去贷款。在目前贷款制度下,可通过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3种方式贷款。但是,绝大部分主体难以提供合法、足值、有效的抵质押担保或保证担保;联保贷款多以1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为主,很难满足需求;大额贷款只能靠抵押,民间借贷又面临借不到或利息高的窘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贵”,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难点。

  2016年3月,农行辽宁分行主要负责人与盘锦市政府进行了高层对接,就银政合作引入“政府增信”机制支持“三农”发展达成共识。经过磋商,双方签订了《服务“三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4月末,盘锦市财政局、盘锦市农委与农业银行盘锦分行三方签订《政府增信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合作协议》,正式推出“惠农贷”产品。盘锦市财政局并于协议签订当日,在农行存入1亿元“政府增信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这款“惠农贷”产品与以往贷款的最大区别是农民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物,而是政府拿出风险补偿基金,由农行和政府共同分担风险。其核心是以财政风险补偿基金作为主要担保形式,由市财政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作为“惠农贷”的“风险补偿基金”,农行按照放大10倍的金额投放贷款。

  从一家一户自主经营的普通农户到农业专业大户、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化合作社,只要符合“人品好、信誉好以及生产前景好”的条件,经政府推荐农行核查,都可申请,真正实现了惠农贷款的普及性。

  解决资金“拦路虎”

  “咱是‘三好’,贷款不用抵押。”说起“惠农贷”,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白家村的刘淑霞有一肚子的话要讲,“从申请到发放,300万元贷款一个星期就打到了账上,可解决我的大问题了!”

  刘淑霞经营着70栋大棚的碱地柿子,是盘锦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每年开春和入秋都为资金发愁,育苗费、设施费、人工费哪儿哪儿都需要钱。四处求人张罗钱,二分的利率,还得搭着人情。”她说。

  因为盘锦市推出的 “惠农贷”,刘淑霞乐了:“我从镇里知道信儿了,这好事就像量身定做的一般,咱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现在再也不为借钱而心焦了!” 这笔账,刘淑霞算过,找人拆借和“惠农贷”相比,光是利息上产生的差额,就使成本降了一大块。“贷款省心了不说,少支出利息就相当于赚钱了,一年下来,咱实际上是增加了几十万元的收入!”她说。

  “惠农贷”发放的流程,也使其受益者十分满意。盘锦良友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喜忠说,“惠农贷”办理流程手续简便,效率还高,而且在整个信贷过程中没有吃拿卡要的现象。“农民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点地呢。贷款下来得快,咱给卖粮农民的钱及时,价钱还给的高,农民收割积极性就大;而且对企业来讲,收购时间上提前了半个月左右,对企业的生产加工都有好处。”赵喜忠说。

  农行辽宁盘锦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农贷”实施的是“随用随借,随借随还”的灵活机制,对有季节性资金需求的客户来说十分便利。

  “本着对政府负责,对银行资金负责的态度,‘惠农贷’实施严格的贷后管理。” 农行辽宁盘锦分行负责人说,客户经理通过实地走访、约见借款人等方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潜在风险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政府增信贷款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实现了‘客户、银行、政府’三赢目标。”盘锦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引来“一池春水”流入农业农村

  有农户的真实需求,有银行投放的积极性,有政府部门的全力推动,“惠农贷”的实施,在金融的撬动下,使“三农”贷款难、融资贵在盘锦得到了破题。

  通过“惠农贷”支持产业、行业优质客户,直接带动大米加工企业年水稻加工增量5.4万吨,畜禽养殖户生猪养殖9500余头、河蟹养殖56万公斤;助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拉动种植大户土地流转面积8000公顷,设施农业增盖大棚294栋;间接带动上下游农户4.08万户,户均增收近万元;创造就业岗位万余个,使农村地区劳动力闲置现象得到一定改善,进一步释放了农村生产力。

  “就是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惠农贷’实施半年的节点上,投放额就已经是过去5年对同类客户投放的总和,是县域其他同业的2.3倍。”农行辽宁盘锦分行负责人感慨地说。

  据统计,一年来,农行辽宁盘锦分行累计受理 “惠农贷”产品政府推荐7025笔,金额191790万元,对水稻种植者、水产品养殖者、农产品加工系列小微企业、民宿旅游经营者等累计投放5902笔,金额139098万元,贷款余额9393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在盘锦试点成功后,农行辽宁分行全域推广复制,全力推进全域政府增信机制建设,已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增信与11个市(全省不含大连13个市)地方政府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与35个县(市、区)地方政府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签约及意向基金额度已近14亿元。截至5月末,已累计发放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增信贷款近20亿元,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等近万户。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