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城第一家“送法进社区服务点”揭牌
服务范围:接受法律咨询为主辅以心理咨询等服务
3月18日9时,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领导一行带领50名高年级大学生首先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大学生们兴奋的期待中,“九江学院政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这意味着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的大学生得首先在此“实习”,通过市法律援助中心的“磨砺”后方能“上岗”。
随后,在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及市法律援助中心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领导带着这批大学生来到了开发区滨兴街道坝围里社区,给“送法进社区服务点”揭牌。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服务点以“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为宗旨,它的揭牌表明这些大学生可长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服务社会的实践当中,这对于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谈及法律服务范围时,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李长江介绍:“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往往是因为心里想不通造成的,仅仅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比较呆板,而运用心理学知识更能科学地化解矛盾。我校不少心理专业的大学生都考上了心理咨询师,所以我们以接受法律咨询为主,辅以心理咨询服务,力求将一些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发展目标:拟设立20个服务点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市法律援助中心始终把维护困难群体利益放在工作首位,鉴于老小区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社区内邻里矛盾、环境矛盾、家庭财产纠纷较多,该中心于去年在开发区滨兴街道、向阳街道和七里湖街道设立了法律援助站,做到让法律进社区,为广大市民服务。但令该中心感到遗憾的是“法援”人手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恰好,九江学院政法学院也希望大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于实践。
通过交流、磋商,很快,九江学院政法学院与市法律援助中心决定联手陆续在老城区偏远地带设立公益法律服务平台,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绿色通道。据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李长江介绍,随着市区第一家“送法进社区服务点”的揭牌,该学院打算与市法律援助中心一起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免费法律服务范围,准备设立20个此类服务点,目前已确定了6个。
援助方式:长效机制灵活调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区居委会将为“送法进社区服务点”提供办公场所,九江学院政法学院则除了提供法律资料外,还采取电话咨询与现场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服务于需要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困难群体,而且这将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实行下去。
参加这种援助式服务的都是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他们积极申请进社区,学校在终选时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关。所有志愿加入服务点的大学生将灵活调节时间,不上课时便轮流“上岗”,即便他们以后毕业了,还会有更多的志愿者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服务点”中。
在学生进社区的同时,九江学院政法学院还将安排具有律师资格的带队老师作为定点联系人,保证每个服务点都有一名老师适时准确地指导学生。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居民,经市法律援助中心同意,并在其统一协调下,志愿者还可提供土地、婚姻、劳动等方面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