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西工区实行公务外出廉政审批备案制
5月2日,“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来到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委大院,巧遇该区卫生局局长蔡宝玉。
“我去上海考察一个癌细胞基因检测项目,昨天晚上九点多才回来。”蔡宝玉告诉记者。
“假期出差?”
“放心,肯定不是用公款去游山玩水、探亲访友。”面对记者的疑问,蔡宝玉笑了起来,“现在,想出去一趟可没那么简单,一纸备案表,就管住了干部的腿。”
“以前,区里各委局、办事处外出学习考察,可以自行决定,只需要单位一把手签字同意。一些单位甚至将外出考察作为一种福利。”西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王青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公务外出管理乱象。
蔡宝玉作为区卫生局的主要领导深有感触。他坦言,卫生局的一些二级机构,财务上都是单独核算,以前在签不签字上,自己总是很为难。“签吧,有些所谓的调研、考察实在没什么意义;不签吧,人家自己花自己的钱,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针对这种饱受诟病的公务外出乱象,西工区于2011年开始试行公务外出廉政审批备案制度,将区属党员干部职工,包括挂职锻炼人员、下派干部、临时抽调人员等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据介绍,现在,西工区各委局、办事处因公需要外出时,要填写《公务外出廉政审批备案表》,层层审批。
“不仅要由区领导审批,还要在区廉政办备案。回来后,相关人员还要拿着《备案表》和外出票据到廉政办审验,经审验确定不存在擅自增加人数、预算,私自更改路线、延长活动时间的,才能到区财政局审核报销。”王青春告诉记者,区审计局还会定期对各单位公务外出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同时,该区还根据备案表内容制作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外出审批一览表》,对每次公务外出行为发生的单位、事由、地点、人数、领队人员、外出时间、预算金额、实际支出、经费来源等进行登记,动态管理各单位外出行为。若某单位年度内同类工作项目已有外出记录,再次申请一律不再审批。今年以来,该区共拒绝审批公务外出事项12项。
对于实施这项制度的成效,王青春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全区公务外出456次1893人,2012年减少至342次1326人。公务外出活动经费也从2011年的220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186万元。
“环节多,步骤繁琐。”西工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志刚坦言,作为公务外出频繁的部门,制度实行之初,他们没少抱怨,但后来确实尝到了“甜头”。“我们单位去年的公务外出活动比往年减少了近三成,公务外出经费支出也大大降低。”张志刚说,现在,单位的干部外出都养成了多坐公共交通、少乘出租车的习惯。
对此,西工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会欣表示赞同,并提出优化备案流程的建议。
“因特殊情况确实来不及办理或完善手续的,可事先通过电话在区廉政办进行电话备案,经同意后方可外出,外出归来后再补办相关手续。”王青春告诉记者,目前,该区纪委正在优化相关流程,减轻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