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部委资讯

迟福林: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化战略

时间:2010-08-16 来源:  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2010发展中国论坛——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专题上作 《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化战略》主题演讲。   未来5-10年,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特殊性”何在?从大的背景分析,至少有三条: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发展阶段的变化引起社会突出矛盾的变化——公共产品短缺取替私人产品短缺,我国开始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   发展导向处在历史性转折时期——从经济总量导向转为国民收入发展导向。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的是把13亿人的社会需求释放出来,以形成扩大内需的基础。如何释放和增大社会总需求?继续坚持追求GDP总量的发展方式,现在看来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以国民收入为导向的发展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并由此走出一条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投资主导转为消费主导。如何扩大社会的总需求?现在看继续坚持投资主导的发展方式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出路在于尽快形成消费主导的发展趋势。   今天,我们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讨论城市化战略的特殊性。这里,我结合前几天在辽宁的调研提出5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一、城市化主导还是工业化主导?   毫无疑问,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以城市化主导形成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如何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   1.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基本事实。有专家提出,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已超前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我认为这个判断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实际的状况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总体来说,我国的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按照这样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大概应为55-60%。200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6.6%,与工业化水平相比,城市化率滞后10-15个百分点。   2.“十二五”初步实现城市化主导的格局。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十二五”时期,估计城市化率年均将提高1-1.2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这个阶段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由东部向中西部扩张,以中西部的城市群为突出特点,在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出现大城市群、城镇化、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格局。   3.我国进入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应当注重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型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如何由重化工业向新兴工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城市化正处在如何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够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并由此促进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基于此,应当注重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兴工业化,不仅要强调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更要强调城市化对工业化的提升作用。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