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和县纪委解决信访难题
福建省政和县自2011年以来,积极导入群众参与、群众监督、部门协作等“第三方”力量,丰富信访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真相你我共查,问题一目了然”——激发群众积极参与,由“我来查”转为“大家查”
“根据调查需要,调查组现将界溪村复龙自然村旧宅基地补偿款发放情况表、原始测量底稿予以公示,请各位村民认真核对,如存在冒领、多领、未领补偿款等情况,及时向调查组反映,联系电话……”2013年3月6日,张贴在福建省政和县东平镇界溪村复龙自然村村务公开栏里的一张“公告”,吸引了许多村民驻足观看。
原来,今年年初,该自然村的村民多次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该村宅基地补偿款被村干部侵占等问题。之后,县纪委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该村旧宅基地已被建成高速公路,原有的20多栋宅基地具体位置和面积均不详,调查难度很大。为了全面收集线索,查清事实真相,调查人员决定公示调查内容,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公告贴出的那天,调查人员就接到了十几个群众来电,有的反映自己未领到补偿款,有的提供冒领、多领补偿款的线索。村民的积极参与,为调查工作指明了方向,调查人员很快从复龙自然村旧宅基地补偿款发放情况表中发现了冒领和多领问题……
去年,政和县村级换届选举期间,基层信访举报量剧增,群众反映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解决诉求呼声强烈,鉴于信访初核力量有限、疲于应付、查办时效欠佳等现状,通过调研分析,县纪委决定在筛选分类、分片负责、分别处理的原有工作机制基础上,对一些疑难信访件公开查办进度,开门吸“言”纳“建”,依靠群众力量,调动群众提供线索、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信访工作的综合成效。2012年以来,该县纪委对5起疑难信访件采取“共查”方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理当堂辩,是非大家评”——保障群众行使监督权,由“我来管”转为“大家管”
“你原来的宅基地就在我家后门,面积和我家的差不多,你从哪里又多出了0.22亩?这5060元的补偿款,你不能拿!”2013年3月14日上午,在政和县东平镇界溪村村部会议室里,由县纪委组织的宅基地征用补偿款发放情况听证会正在进行,有村民对已领取补偿款的一村民小组长提出了质疑。村民听证会由镇纪委干部主持,镇政府挂点领导、村民代表、老党员为评议代表,村干部、上访村民、信访当事人等参加。
宅基地面积是否真实、补偿款发放是否合理、领款人是否亲笔签名……通过听证,县纪委不仅获取了尚未掌握的违纪线索,而且巩固了现有的证据链条,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查明了3名村干部非法侵占宅基地补偿款3.52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
011年以来,政和县纪委、县信访局、县公安局信访办、县检察院控申科、县林业局信访办等信访问题联调处置部门,积极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对一些矛盾突出、争议较大的信访积案开展公开听证,先后举办了7场信访积案听证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公开点评,当事人都接受了调处结果。
“一根木头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集结各方资源优势,由“我来办”转为“联合办”
2012年,政和县群众反映非法买卖土地、非法搭建房屋的问题比较集中,县纪委对此进行信访调查后,初步掌握了相关涉嫌犯罪人员的情况。由于涉案人员身份多重、涉及面较广、案情复杂,为让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县纪委主动联系县公安局经侦、刑侦部门和县检察院反贪部门,通报案情,及时制定调查方案,分配工作任务,并采取县纪委牵头、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分别负责、逐个突破的方式,撒开了一张“捕抓大网”。通过2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协作调查,涉及3个单位、2个乡镇、2个村场的11人非法倒卖土地案件成功告破。
农村信访问题在政和县一直占据较大比重,大多反映基层站所工作人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甚至村民的违纪违法问题。鉴于违纪违法主体的特殊性,2011年以来,政和县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信访案件过程中主动联系、积极协作,与公安、检察等部门实现资源、力量、经验共享,成功查办了9起疑难信访件,移送司法机关13人。
“只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良好互动,坚决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信访案件,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政和县纪委书记孙德胜表示,将继续打好“公开调查、组织听证、联合办案”这套“组合拳”,扎实有效地破解信访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