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工程反腐,没有一招鲜

时间:2011-12-16 来源:  作者: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稳坐职务犯罪的“头把交椅”。在一些重大工程密集上马的地区,涉案人数和金额成倍增长,某官员甚至从一个100万元的工程项目中索贿38万元。

  工程腐败有多黑?一个工程项目,超过1/3的工程款掉进贪官的口袋,我们在感叹该官员“狮子大开口”的同时,也为该工程的建设质量捏一把汗。行贿人处心积虑获得工程承包权,当然要从中再捞一杯羹,结果,只能是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但这些“先天不足”的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是群死群伤,社会危害性极大。

  工程腐败,不治不行。最近5年,全国至少有17座大桥发生垮塌事故,事故共造成200余人伤亡。其中,有近6成的垮塌大桥寿命不到20年,有两座尚未建成就“夭折”。这些令百姓深恶痛绝的“豆腐渣工程”,恐怕与工程腐败难脱干系。今年1至9月,我省检察机关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417件,涉案458人。其中,借劳务分包之名,违法分包工程、从中捞钱的现象普遍存在。

  实际上,治理工程腐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很重视,也揪出不少贪官污吏。但工程腐败之所以还是“前腐后继”,归根结底还是监管存在漏洞所致。试想,承包人甘心拿1/3工程款用于行贿,可以看出工程建设的相关主管部门的权力有多大。而贪官有如此之大的“胃口”,恐怕不是一两天形成的。监管制度上的缺失,让他们变得肆无忌惮。

  治理工程腐败不可能“一抓就灵”,也不可能“一招制胜”。笔者认为,不仅要严惩贪腐官员,还要追究其上级领导“管教不严”之过,不仅是相关部门监管,更要发动民众监督。同时,必须持之以恒,绝不能搞一阵风。相信只要在治本之策方面下些苦功夫,“工程腐败”终究会失去生长土壤,销声匿迹。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

“美国例外论”五大错觉:自己弱点视而不见 西方危机源于“四个缺乏” 颓势不可逆 中国入世十年大事记(2001—2011) 共产党既掌握真理,为何怕多党制? 政府主导是规范校车安全管理首要前提 身份证法修改:更强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梁晓声:文化领域勿成全民娱乐场 韩寒:从法律视角看“一针多用” 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吗? 看看庄子是怎样“考察”干部的? 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投机术 要让“恶意欠薪”者彻底断绝侥幸心理

ceshi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