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政策网

粮油茶糖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

时间:2011-12-21 来源:  作者:
  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一把手”应当是什么样的人时说,干部总有更替,任职总有期限,但一个地区科学发展总体方向不能变,科学规划基本思路不能变,应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反过来,地上有了路之后,走的人少了,没人走了,路也会渐渐荒芜。如果实践已证明那是一条康庄大道,后人偏偏不愿走,非得再辟新途,就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领导干部交替是正常规律,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蓝图才能变成现实。如果新官上任,纠结于“功劳算到谁头上”,放着现成路不走,硬要“走自己的路”,工作连续性就会被打断,可持续发展就可能沦为“断断续续发展”。“尾巴工程”,“半拉子工程”,“前任建后任拆、前人挖后人填”现象,大多由此而生。从路径选择角度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意味着承前启后,在正确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不去计较目标到达后功劳归谁。此等“不变”,绝非保守,而是一种理智,也是一种境界。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也意味着在继承中创新。无论规划多么有前瞻性,也难以涵盖现实及未来所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若是没有创新,什么都照老样子来,那是因循守旧,只能走进死胡同。当然,创新不是简单地搞“无中生有”,而是在继承基础上发扬光大,在落实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继承,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所谓“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很可能成为撞大运。继承也不是以前怎么做今天就怎么做,前人说多少今人就做多少,沿着前人之路亦步亦趋,而是放眼现实,有所取舍,在实践中完善。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更深层意思还在于,既要干好在任见效之事,又要干好后任才能见效之事。据说有种毛竹,最初5年里,它总是向地下生根,根系可伸展出几公里,人们几乎看不到它有什么变化。第六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之后就像施了魔法般以每天近两米的速度生长,一直长到30米高。试想,没有长时间根系培养,哪来日后快速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任期”意识过浓,太看重任内政绩,就可能放弃“根系”培养工作。

  历史是条长河,“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是社会进步的结果。然而,我们也不能忘了,今天胜于昨天,既不等于“昨天”一无是处,也不全是今人功劳。站在前人肩膀上,“今天”才能比“昨天”走得更高更远。同理,“明天比今天好”,得看今人怎么干。今人多做“根系”培养工作,“明天比今天好”才能成为必然。若是急功近利、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明天”怎样就要打个问号了。“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就蕴涵着这种历史观、发展观、功德观。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

“美国例外论”五大错觉:自己弱点视而不见 西方危机源于“四个缺乏” 颓势不可逆 中国入世十年大事记(2001—2011) 共产党既掌握真理,为何怕多党制? 政府主导是规范校车安全管理首要前提 身份证法修改:更强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梁晓声:文化领域勿成全民娱乐场 韩寒:从法律视角看“一针多用” 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吗? 看看庄子是怎样“考察”干部的? 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投机术 要让“恶意欠薪”者彻底断绝侥幸心理

ceshi
友情链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