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见实效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职,严格执纪,推动作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全省上下正在形成求真务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
中央八项规定和甘肃省委十项规定都明确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强化日常监督、严格执纪问责,切实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
按照甘肃省委统一安排,近期,由省纪委和省委办公厅牵头,从省直有关部门抽调39名同志,组成7个督查组和3个暗访组,利用近半个月的时间,深入14个市、12个省直部门和2个企事业单位,召开座谈会60余次,约谈主要领导近30人,个别谈话260余人,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延伸检查县乡村和下属部门单位82个;开展暗访135次,对37个县(区)的278个星级高档酒店和娱乐场所、市驻兰州办事处以及风景旅游点进行调查了解,掌握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具体要求,强化了对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指导和督促,进一步推动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
去年12月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委督查部门共派出工作人员近1200人次,开展监督检查130余次,重点对单位年终团拜会、公款宴请、公款旅游、滥发奖金和实物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年底至今,全省已有近200人因违反规定受到了责任追究。武威市纪委对舆情反映的4月23日古浪县委干部李某、刘某接受吃请并到娱乐场所活动、假借组织名义对乡镇值班干部故意找茬刁难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给予李某、刘某2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县委机关。查实了群众反映的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安局政委甄某之子“吃空饷”问题,省林业厅已作出严肃处理。
总的看,甘肃省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十项规定的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不断上升,在4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用公款在高档餐饮场所消费、购置超标车辆、公车私用现象明显减少,把吃喝当作工作方式、沟通渠道的错误观念正在消失。
二是朴实文风、务实会风逐步形成。各地各部门坚持少发文、发短文,用电子公文代替纸质公文,坚持少开会、开短会,用视频会代替现场会,领导讲话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注重提出工作要求,解决实际问题,文风会风明显改进。据统计,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文件简报数量同比减少1/3以上,会议数量同比减少30%以上,会议经费支出同比减少20%以上。
三是公务接待、基层调研更加务实。接待工作更加规范,程序更加简化,迎来送往、层层陪同、清场封路、超标接待、馈赠礼品的现象正在消失,各市接待费用普遍下降40%以上。各级领导下基层调研严格控制随行车辆和随行人数,深入基层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基层群众普遍反映,现在领导下基层,不摆架子,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注重解决基层群众的问题;新闻报道涉及领导活动的内容少了,说民生、谈百姓话题的多了,跟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了。领导干部也表示,通过执行相关规定,省出了原来用在公务接待上的时间,有了更多的精力来谋划和开展工作。
同时,全社会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狠刹奢侈浪费之风,推行“光盘”行动,倡导“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正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